庆祝中秋节优秀三年级作文素材8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中秋节,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一个美好的日子。每年中秋前夕,无论是离开家乡打工挣钱的人,还是高高在上的董事长、总经理,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庆祝中秋节优秀三年级作文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庆祝中秋节作文【篇1】

  中秋是什么?也许问不同的人便会得到不同的回答,对于孩子来说,中秋是一轮明月和香甜的月饼;对于老者来说,中秋是暮年的感伤和那深深地惆怅;对于异乡的游子来说,中秋是解不开的相思和情结;对于久别的恋人来说,中秋时千里月明共团圆的情怀。

  中秋给人们以回味的不仅是那轮明月和那月饼。中秋是一个奇妙的日子,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家家餐桌前一定会围满了亲人。平日里,大家各都为了事业学习终日奔波。难得聚在一起,此时所有的琐碎之事都被瞬间抛开,家人们围坐在一起轻松的说笑着谈论着。

  这时平日里很难觉察到的暖融融的气氛开始弥漫在每一个人周围,也许就在这时我们才会发现,同辈的孩童们已经长高不少了,父母的皱纹和那丝丝银发又添加了不少,爷爷奶奶的手脚渐渐不灵活,也许在这时候心里都会有莫名的伤感,也许会发现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却是最珍贵的。那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美,是一曲无词无韵的歌曲,是一首蕴含生命与活力的诗篇。

  遥望中秋明月,皎洁明亮,珠圆玉润,散发着清凉的光泽,照亮孤寂的夜空,也照亮了众人的眼,那双双迷离的眼神,因为明月而神采飞扬,那双双欲 望的目光也因为月而纯真平静。

  可是月亮自己呢?月,就这么孤独的驻留在夜空,将摄人心魂的冷艳植入每个人心深处。遥望整个夜空,竟然没有一颗星星可以和她争辉,她的美,是供世人观赏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因此,明月才会如此美丽,才能够美得让人痴迷,不知道世人的目光给了明月何种的满足,让她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青春不老,冰清玉洁。

  依稀想起,初中时度过的一个中秋,在皎洁的明月下,与友人一起,学着古人的`豪迈多情,踱着步子在庭院中吟诗作对,饮壶觞以醉月,举杯起而邀月。

  如今的我们,离古人太远,距离诗词太远,对于诗词越来越陌生。但是我认为,中秋之夜的确需要诗词的陪伴。假想一下,如果中秋留给我们的仅仅是缠绵交织的星月神话,和那月下瓜果,没有一丝丝诗律的情调,那我们对中秋还有什么回味?

  中秋,就是诗。中秋月下低吟诗词,咏赏秋香皓月。

  于中秋明月下,低吟“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才有了对中秋明月更深的理解。

  庆祝中秋节作文【篇2】

  俗话说“中秋佳节倍思亲”,我的亲人都在我的身边,我的心里不但不悲,反喜。一家人正坐在饭桌旁,一边讲笑话,一边津津有味地吃螃蟹。

  “咔”,“嘣”,爸爸不满地说道:“你们两个的声音就不能小一点吗?吵死了,要像我这样优雅……”他一边说着,手里的螃蟹壳一下子被他掰飞了,蟹黄溅了他一脸。我打趣道:“是啊,我们多么应该向您这位伟大的神学习,发出悦耳的声音,用蟹黄来为自己做面膜。”我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可是,大人,您这样做,全天下的螃蟹那不知要死多少只才能涂满您那肥胖的脸,螃蟹会造反的。”早就憋得不行的妈妈不禁爆发出一阵大笑,我和爸爸对视了一眼,都心神领会,异口同声地说:“快跑啊!

  山洪暴发了!”刚缓口气的妈妈又大笑了一声,配合得已经十分默契的我和爸爸又不约而同地说:“啊!山洪后是银铃般的笑声,风雨后才会有彩虹!”爸爸还做了一个陶醉在音乐中的动作。妈妈早已笑得不成样子,我做了一个凯旋归来的动作,昂然说:“报告,敌人已经溃不成军,任务完成!”妈妈就边笑边说:“好了,你们一对活宝,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去赏月吃月饼吧!”

  爸爸装作郁闷的样子,说:“本人可是幽默大师,不是活宝,乖女儿,是不是啊?”不容我回答,他话锋一转:“不过,习俗还是要做的。”我没好气地说:“你是不是因为螃蟹吃不饱才又打起了月饼的主意。”

  出乎我意料之外,爸爸竟然承认了。“这螃蟹味道虽然鲜美,可惜就是吃不饱。”我瞪了他一眼,说:“你真是一个厚脸皮,蟹黄都渐到你脸上了,你当然吃不饱了。”这时,妈妈发话了:“这里可不是你们演小品的地方。”爸爸又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我这就去。”眼看妈妈就要发火了,我跑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吃月饼赏月去,不要破坏这高贵、典雅的气氛。”于是我们拿了一些月饼到楼下的草坪上坐着吃。望着高高的、皎洁的圆月,我们各自想着个自的心事。寂静一下子被我打破了,我嚼着月饼含糊不清地问:“月亮为什么会变圆呢?吃月饼的习俗是由何而来的呢?”正当爸爸准备好好回答我的时候,一阵手机的铃声突兀地传来,爸爸皱了皱眉头,一本正经时的他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另一个他。他看看时间,“不早了,回家睡觉吧,以后等你长大了,你就会自己知道了。”我心中十分不满,但是这时的爸爸十分威严,我只好悻悻地收拾垃圾,离开了。

  虽然我对于今天问题的结果十分不满意,但还是算快乐地度过了中秋佳节。午睡时,我竟梦到我和家乡的朋友在田野上尽情地奔跑、嬉戏、呐喊,一切又变得那么美。这,注定是一个无眠夜,我只能把柔弱深深地、深深地埋在内心深处。明天的朝霞照耀的依然是那个坚强、快乐的我。

  庆祝中秋节作文【篇3】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不经意间,中秋节又与我们在转角处撞了个满怀。中秋佳节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有密切关系,周而复始,因循守旧,是这种文化的主要特点,所以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比较关注。再是,中秋时节也就是农村特别是长江黄河流域农村收获的季节,农忙刚过,农民需要庆丰收,祭拜祖宗,于是中秋节就逐渐形成了。

  中国文化中,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所以月亮圆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家人团聚。而文人是社会人群中流动性的人群,往往在该团圆的时候背井离乡,所以中国传统诗词中以月寓情的大量流传于世。比较的有苏东坡的词。在中秋时节,庆贺丰收,欢聚团圆,良辰美景,赏月抒怀,将思念亲人的情绪带入观赏月亮的过程中,倍感“月圆情圆合家团圆,家和人和百事顺和!”

  这个充满古典浪漫情愫的中国传统佳节,寄托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 箫”的杜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王安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杜甫等等无数古人的离愁和别绪,也承载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乡为异客”等等今人无限的眷恋与遐思。

  中秋之夜,自是月夜越美丽,无论那一泓静谧水面升腾起的云雾朦胧,还是一轮皓月当空映射出的清朗皎洁,都弥漫着说不尽诗意和些许谜样的氤氲。在如此明媚撩人的月色之下,不禁生出一幅幅美画卷来:与恋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缱绻;与爱人,“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鹣鲽;与友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酣畅;与家人,“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融融。

  在万家邀明月的吉庆时刻,在这样清丽的夜晚、这样浓情的氛围、这样雅致的情怀之下,信手拿起一卷古人的诗词,低吟明月曲,明月愿长在。现在交通便利了、信息发到了,家人团圆的机会反而少了。与先人虽相距遥远,却顿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感,悄然泻出了那一捧柔情,撩动我梦幻般的涟漪。虽然,西风不解人间事,中秋时节携雨至。既无明月寄浓情,且将祝愿托雨丝:在心中,月到佳节分外明,是中秋,祝福月圆人更圆!

  此刻,灯火阑珊,风雨依旧,千家万户为了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欢度我们的节日“中秋”之时,或齐聚荧屏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在月圆日写下“最想说的一句话”,抒发我们的祝福、思念、感恩等寄语,通过“说月”、“唱月”创造祥和浓郁、温馨亲切的佳节氛围,一起感受同在一个月光下,用歌声和欢笑共话中秋: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日日甜;夏去、秋来、似水、如烟,又是一年中秋夜,但愿天地共长久。

  庆祝中秋节作文【篇4】

  又是一年中秋,可惜天始终阴着。

  月亮终究没有出来,哪怕半边脸也没有看见。这个中秋变得十分无趣,外面雨开始下了,淅淅沥沥,我坐在门前听雨打芭蕉与梧桐。

  去年中秋,月朗星稀,全家人聚在一起谈笑间吃完晚饭,把身心晾在月光下,吃着月饼,剥着热菱,赏着圆月,其乐融融。

  今年中秋,秋雨绵绵,爸爸远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只有我与妈妈相依相守,雨不解风情地来临,家里沉闷一片。雨水像无休无止的丝线,浇湿了地面,也淋湿了我的内心。我默默念叨着:不知道爸爸那边天气怎样,他有月亮作伴么?

  妈妈从身后走来,拍拍我的肩,笑着对我说:“儿子,该睡觉了。”我没有搭理。回头问她:“爸爸那边天气怎样?有月亮么?让我跟他视频,行不行?”

  因为我问的太快,她没来得及反应,只是把最后一个问题记住了,她默不作声,把手机递给了我,转身便走了。

  我兴奋的拿着手机,进了卧室,我向爸爸发出了视频,铃声响了六声,爸爸没接,生硬地挂断了,我很沮丧,我拿着手机,想去还给妈妈,走到房门口,电话铃声响起了,是爸爸打来的。“你那边天气怎样?看的到月亮吗?”他那边没下雨,月亮,圆的像玉盘,洁白无瑕。

  今夜我看不到月亮,因为她在远方陪伴着我的爸爸。我心里舒坦了。

  庆祝中秋节作文【篇5】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庆祝中秋节作文【篇6】

  夜幕降临,天空拉下帷幕,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穿行在散碎的云朵中,时隐时现,朦胧可爱。皎洁的月光照进屋内,院中桂花的清香时时传来。

  热气腾腾的饭菜早已摆上桌,我们一家围坐一团。爸爸打开一瓶红酒,妈妈找来高脚杯,说喝红酒用高脚杯才有气氛,一向不饮酒的爷爷也主动倒了一杯,我则用可乐代替。我们一起举杯,共度中秋佳节。酒过三巡,平日里不善言谈的爷爷话多了起来,他给我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但爷爷说着说着竟哭了,因为他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已经去世4年了。在我3岁的时候,奶奶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在病床上一躺就是6年。这6年间,是爷爷在身边照顾奶奶,不分昼夜,不论寒暑。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既要照顾奶奶,又要种庄稼,还在村里的卫生室当医生。爷爷特别忙,但他对奶奶没有丝毫嫌恶,反而对奶奶比没生病时照顾得更好。爷爷在奶奶的指点下,学会了炒菜蒸馒头,邻居的爷爷奶奶们都夸他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病魔无情,奶奶还是走了,留下爷爷一人孤单地守着老家的房子。爷爷奶奶相濡以沫大半辈子,突然有一个人离去,留下的那个人是最痛苦的,爷爷消沉了好长时间。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于在外地上班不能时时陪在身边,只得在周末回家陪伴爷爷。

  今晚的中秋夜,酒精的作用,爷爷想起了逝去的奶奶,爸爸妈妈也一时不语。桌上的月饼圆圆,奶奶却品尝不到了。微风吹来,院内的桂花送来清香,屋内多了一种叫思念的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我举起酒杯,心中默念:奶奶啊,愿您在天堂里过得舒心快乐,我们都想您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