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缝制的花书包7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工作稍有清闲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想起遥远老家慈祥的母亲,不禁感叹母亲当年缝织技术的高超。当我背起母亲 用一条条、一块块小碎布片拼制成向日葵图形样花书包走在离家1公里村小学的乡间小路,引来乡邻啧啧称赞和争相逗乐时,我的心在飞翔,好象美丽的北京天安门在向我频频招手;又天真的认为,我一只脚已经迈进大学的门槛。

农村的孩子上学晚。依稀记得,在我第一次迈进小学堂的时候,我已经近10岁。习惯了与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在碧绿的麦田追逐嬉戏,翻一个跟头打一个滚,少有的惬意和过瘾;望惯了蓝天白云、绿草如荫,在青纱帐里玩战争游戏的舒畅与豪迈。我从一只毫无约束自由飞翔的小鸟突然之间变成一只被禁锢的笼中金丝鸟,是极度的不情愿和无限的失落。

难以忘却的记忆在脑海回荡。在我上学的前夜,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用她灵巧的手,将平时积攒的小碎花布,一针一线连起,好象不是在缝书包,倒是象勾画一幅艺术品。我趴在床沿静静的观望,在我认为,本来就漂亮的母亲真的是越发伟大和容光,母亲真的是圣洁女神。其实,母亲缝织的是希望――埋在心里多年的希望,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希望。

善良淳朴的慈母心,在我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当我哭喊着不去上学不想学习时,我清楚的看到母亲眼含泪水,嘴唇蠕动:“孩子,你不知道我们对你寄予多大的期望,不去上学你是永远到不了北京的”。我是在母亲的威逼利诱、强拉硬拖走进学堂的。

近20年后的今天,我虽然没能走到北京或者说没能在在北京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但我毕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多少给母亲一丝安慰,母亲在昏黄灯光下缝织花书包的苦心没有白费。

如今,母亲已经花甲之年,再不能为我缝织花书包,背起花书包奢侈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

故乡的母亲,你可曾知道你的儿子对你的深深思念,是否知道儿子对你亘古不变的挂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