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笔架山1300字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年“五、一”期间,我又回到了笔架山,徜徉在它的山间、树下,欣赏它美丽的景色。

进山的地方,有一片大理石铺成的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一栋高7米,长9米的牌坊,四个立柱支撑起一块匾额,上面锩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范曾题写的“王羲之碑林”五个怀素体的大字,整个牌坊全部用汉白玉雕刻、组装而成,在青山的背景下,白色的牌坊掩映在绿树中,显得格外端庄、秀丽。

过了牌坊,就来到了上山的通道。我们沿着用各色石板铺就的登山台阶,在道边盛开的山楂花的簇拥和花椒花的幽香中,一步步向山上走去,景区的美景也就渐次的展现在眼前。

笔架山不高,它的美,不在高,也不在大,而在于它的灵气。整座山的主峰由三个相邻、相连的山头组成,成“品”形排列,中间的山头比两边的稍高,象极了中国传统书法文房四宝的“笔架”,由此得名“笔架山”。山不但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而且人文景观,历史传说颇多,亓诗教故居、神仙洞、明慧泉等都在此处,相传,被誉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也曾在此习练书法,人借山气,山假人名,笔架山也就平添了一些灵气。

笔架山不高,它的美,不在高,也不在大,而在于它的野气。整座山的植被山里人祖祖辈辈地呵护着,除了山腰下的几道窄窄细细的梯田,山上漫山遍野的丛生着松、柏、野槐、山楂、花椒、柿树,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野树、杂草,基本保持着原始的完整的自然风貌。进山一游,尽可领略它的野气。

笔架山不高,它的美,不在高,也不在大,而在于它的秀气。整座山的四季都被绿色所簇拥和掩映,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你看到的都是满目的苍翠。且不说三月里漫山的桃花和杏花,也不说前几天遍野的梨花,我们回家的时候,正是山楂和野槐花开的正盛的几天,簇簇的山楂花,串串的野槐花,就把整个的绿山点缀的象待嫁的盛装新娘,一袭翠绿的旗袍,缀满了粉白的花束和花边,这山也就多了一份秀气。

上行几许,就到了一处新建的人文景观“王羲之碑林”。在山道的正中,耸立着一座高3。5米、重10吨的花岗石王羲之雕像。他头戴网巾,身披长袍,左手拿一书卷,右手握一管毛笔,睿智的双眼傲视前方,仿佛在思索如何运笔挥洒这满胸的豪气。塑像的左右两边,是由我的家乡——庞家庄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建设的中国王羲之碑林长廊,廊内排列着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负责收集王羲之及古今名人雅士书法作品,碑刻300多方,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碑林,其中,就有那幅被尊为中国行书之王的《兰亭序》。

由碑林向上的路,就是依山傍势的林间小道了,没了大理石的雍容华贵,却增加了青石板的自然情趣,间或还会有一段碎石铺就的“健身路”,有时竟还有一两只形神兼备的石牛、石猴、神龟或蹲或立在树荫下、小道边,就那么鬼斧神工,全无雕凿的附雅,给你一点惊喜,一些神叹!

走到这时,刚才还浑身的“燥热”早已被过山的春风所劫掠,随便找块青石坐下。身后,是松柏掩映中依稀的山脊,是绿树镶边的蓝天、白云的剪影,是郁郁苍苍野树杂丛中寺庙的黄墙红瓦;眼前,是错落的农舍,是如带的公路,是整齐的麦垄,是盘绕的绿水;脚下,是岩间含笑的嫩草、野花;闭上忙碌的双眼,聆听耳边的松涛,婉转的杜鹃;嗅着沁人的槐花的甜,野草的香,倍觉心旷神怡!

游,就该是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心在景中,景在心中。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