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不决定做好的自己700字

2024-06-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扬州八怪”因其画作独具一格而被褒扬,法国印象派大师因故国另起二家而被谈论,美国披头士因其个性桀骜而被膜拜。然而,个性强烈,别有姿态一定是一件好的事吗?

固然,在宣传歌颂个性与风格的今天,人们厌恶撞衫,拒绝盲从不是一件坏的事;只是,在中国传统思想韬光养晦的影响下,偶尔顺势而为,低调行事,也是一件于自身有利的事。

梵高一生潦倒不得志,他在世时,佳作无人赏识,因其色彩强烈、抑郁色彩浓重而不被人喜欢。倘若,梵高能够油滑一些,了解当时社会的喜爱,继而作出几幅用以谋生,以他大师级的技巧想必不是难事。如果梵高当时这样做,生活想必会富裕很多,一定也会引来观注的眼珠,当时人群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时,他会有满足与幸福感,至少不会英年早逝,这样会给后人留下更多佳作,他也可以一起发展自己真正的风格。

陶渊明因隐世田园而为后人称赞。然而,他这种不争不取的消极作法与“大庇苍生”的心意大相径庭。倘若陶澘可以动心忍性,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低下无谓的文人气节,以他的才华,想必可以成为一方县令、知府了。在高的位置上为黎民谋富利,与黑暗社会适度斗争,总要比窝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内心阴暗地写诗,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故作清高来得有意义得多。

鲁迅,在那个人人用蘸血馒头治病的迂腐年代奋起疾呼,用笔杆发声,为人所不为。倘若,鲁迅当年执著一点,走上外科医师的道路,以他不苟人格,想必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收红包,杰出的外科医师吧?在枪林弹雨的年代,一个有医德的好大夫会救活很多人,在这些人里,也许会有像毛泽东一样的伟人,中国屈辱的现代史也许会改变。

未必独具一格便是好风情。我们走在一条成长的路上,不知会错过什么。然而,人生只有错过,没有绝对的失败,换个位置,你依然可以成为很好的自己。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