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美妙的旋律13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七(11)班  
  杨亦桁  
  聆听着令人心旷神怡、热血沸腾的《七子之歌》,恍恍惚惚,一位带着眼镜、围着围巾、留着一把胡子的男人,迈着坚定而沉重的步伐向我走来……  
  他一边走,一边呼喊:“祖国,母亲,你好吗?”我应声走了上去,恍惚的人影逐渐清晰起来,啊,那是言出必行、妇孺皆知,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  
  他看见我,疑惑地问我姓名,我答道:“我叫杨亦桁,可崇拜你啦,你言出必行,为祖国着想、为民主而奋斗,为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摸了摸我的头,说:“只可惜,我没看到中国解放啊!如今的中国还好吗?”  
  我立即回答;“好呀,现在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小孩子都能上学了,中国现在已经有载人航天飞机了,整个社会都在迅速发展呢!”  
  而闻一多先生却说:“不,这只是现在社会的表面文章,其实,许多国家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并且,中国如今还也只是发展中国家,比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还差远了。”我心中一惊,思绪又飘回几十年前,鸦片战争失败,台湾、香港等被割让,《辛丑条约》的签定,“东亚病夫”的屈辱,“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这头熟睡的雄狮,受了多少屈辱,任人宰割,随人践踏。  
  我顿时感到十分不安,问闻先生:“有什么方法,能让中国崛起并更加强盛呢?”闻先生答到:“周总理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今是个以知识、科技相拼的社会,而读书正是了解知识、升华科技的唯一方法,当年我苦学唐诗、古典文籍,为的就是从中找出拯救祖国的方法。”是啊,自古以来,有多少爱国英雄,他们是这么地奋不顾身!“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土地,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我们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回首以往,南宋英雄文天祥,写下了不朽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热血词人辛弃疾,为国家出生入死,写下了壮烈的诗词;楚国诗人屈原,含泪将满腔热忱溶入《离骚》;爱国名将岳飞在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都时刻给醉生梦死的中国人敲响警钟。  
  我面对高大的闻一多先生,不禁脸红,想到如今的中国人民躺在空调房中,悠闲地看着电视,整日懒洋洋,早把中国以前的屈辱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看日本人残酷杀害中国同胞一幕时偷偷发笑。我不禁想到,如果现在是抗战时期,我们这一群人又能怎样?还是任人宰割吗?甚至比以住的人更悲惨?我们没有权利去笑他们。  
  闻一多先生紧接着又说:“多难兴邦哪,一个国家在困境中才能站立。如今更多的人好吃懒做,甚至追求崇拜外国的流行风,早已将国耻忘得一干二净,未来的中国是你们的,你们要担起承担未来的重任,而不是依赖你们的父母和其他人。”  
  我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这时,闻一多先生的身子突然逐渐开始消失,最后,他留下了一句激励我的话:“振兴中国,不再重演那悲惨的历史,不再让中华崛起成为口号!”  
  慢慢地,他的身子渐渐消失成一个亮点,最后不见了……  
  而在耳边响起的,是那催人奋进的“七子之歌”。  
  我打开窗户,眺望天空,天是那么的蓝,无半点污染,振兴中华,将不再是口号!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