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爱护家园100字

2024-06-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迎龙灯在金东区是一个最为普遍的活动。从时间上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前。从龙灯的制作材料来看,有桥板龙、竹布龙。桥板龙是由各家各户凑集而成。每户人家备有一块长约120至150厘米、宽15厘米、厚约3厘米左右的板,板的两端有两个圆孔接口,板面上有两个固定灯笼的地方。这样一块板灯,叫一桥灯。桥板灯不像其它龙灯灵活方便,活动起来相互牵制很大,往往不由自主。前面的龙头一个人扛,几个人守护,龙头边上挂满红灯笼一个特制的龙尾按在最后面。在活动中还要来回“拉灯”,一场活动下来,无论人气多冷,会个个大汗淋漓。  
调布龙(纸龙):它是由竹丝扎成竹圈作为龙身骨架,再糊上纸,画上图案,或套上有图案的布,因竹圈可伸可缩,可摇晃,因此活动起来很方便。竹龙前有人举着一个大彩球,球动龙动,龙随球舞。这种龙以耍为主,活动中边走边舞,自由灵活,动感很强、很洒潇,很有气势。  
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八起灯,元宵过后散灯。东阳方言“灯”与“丁”同音,旧时迎灯,要求每家每户出丁壮一人,随带板凳一条,灯笼一个,将各家的板凳连接起来,按上灯笼,加上龙头龙尾,就成一条长长的板凳龙,专名“桥灯”。桥灯通常有数百桥,多者可达千余桥,绵延四五里,蔚为壮观。龙灯越长,越说明村庄人丁兴旺,来观看的四邻村民也就越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