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滂沱的大雨,覆盖了一切,除了那坐长长的濑田桥。
我的眼前呈现出这岛国的景。松尾的诗,让我想起了川端笔下二十岁的少年,头戴高等学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长衣和群裤,肩挎一个学生包,走在伊豆的雨里。静静地走着。淌水,过桥,为着一次美好而忧伤的邂逅。
很早以前就听说伊豆这个地方,是个美丽的地名,文学又浪漫。小说里的少年,逢着十四岁的舞女。舞女白皙的皮肤在秋日中看着感觉清雅,大发髻下小巧的脸庞在少女与少年目光交错时,会变得微红。小碎花步在石桥上缓缓挪动,木屐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舞女是害羞的花朵,躲在草丛里安静绽放。
那是一个青涩的年龄,川端康成用他独到的文笔将少年的心理活动细腻地表现出来。少年的渴望,舞女的卑微,复杂的情感交织在小说中。或喜或悲。
故事的情节大多是在旅店和路上发展的。读到最后,我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少年争取分秒的时间同舞女告别,而薰子只是埋着头,不断地点头。两人都有些失落。直到轮船行驶开来,少年哭了。结尾时,少年说: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地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什么都没有留下。真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为什么我在看林嘉祥的《走看日本物语》是,仍有那么浓烈的怀念:青紫纸伞下的漆黑发髻半隐半现,水蓝的和服裙摆露出两截光洁的白袜,原色的木屐碎步轻敲着反射天光的湿润的青石板小径,声音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