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参观西柏坡有感
我们知道,历史因为细节而真实,我认为,参观展览一大好处在于能从细节处感知历史,这些活生生的历史比从纸面荧屏上得到的更鲜活。新中国的历史从这里产生,几双布鞋,笔墨纸砚,西柏坡会议的桌椅,这些细节都在深刻的提醒我们,这些展品曾经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奋斗历程的精神凝结。不惟如此,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复活与重兴。
1西柏坡精神的特质和内涵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大转折期所培育、形成的一种精神风尚,它的特质和内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概括的那样: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在考察这一精神风尚时,必然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革命胜利在即,但胜利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诸如居功自傲、不思进取等等,引起党的高度关注,必须及时敲响警钟;同时也应当看到,提倡这一精神风尚,决非用于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良德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2西柏坡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和突出表征。早在1939年1O月,毛泽东同志在《国民精神总动员》一文中就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到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江泽民同志则告诫我们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希望的,是会衰落和垮台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大家都要深刻地理解这个真理。”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党的四代领导人代代相传、如此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无一不是在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真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强的源泉。危难当自强不息,盛世更复如此。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要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西柏坡精神与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厚德载物”亦出于《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人要效法地道的厚重沉毅,以深厚的德行承载、发育万物。这个四字成语后来亦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一大标识。中国文化历来注重以德服人,鄙弃巧取豪夺的霸道作风。中国文化声名远播靠的不是血与火的征服,而是无与伦比的优良德行。尊道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重德则首重“反求诸己”——修身。
4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
我们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分析“两个务必”所集中体现的西柏坡精神,是在回归历史文化的正途。在现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决心、鲜血和生命,一洗中华民族百多年来的屈辱,使得这个古老的民族焕发出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我们以民族精神诠释革命精神,是为以革命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中国革命优良传统,是为以中国革命优良传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千秋大业的根植之基,如果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积淀,那么政治、经济的强盛也只会是一时的镜花水月。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