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直放不下那轮十五的冷月,那是一种怎样的清辉啊......
--题记
正值十五月圆,忽想起书中大观园内的那轮明月,也许此刻正随着笛声发出自己的缕缕清辉.不知此时凹晶馆处可有惊人一语--"冷月葬诗魂"?兴许是有的吧。一轮冷月照尽千门万户,怎知又是几家欢乐几家忧愁?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恰若秋起的白霜。月在天上,照亮无数不眠人的夜;光在地下,又使游子平添几分乡愁。抬头仰望,那明月恰如一轮银盘。不知如今可有玉兔捣药,可有嫦娥漫舒广袖?
抬头望月,想起银色月光洒在大漠之中,那零落的马蹄声可是昭君难掩的泪痕?如月的女子,义无反顾地踏上和亲的道路。不知到了中秋节,月儿圆圆,在匈奴大帐之中,她可曾感叹“月是故乡明”?她无悔,无言的爱在中原与匈奴的上空',化作一轮圆圆的月,照亮了胡汉百姓的心,照亮了几十年的和平。为了让戎马疆场的人可以在中秋与家人团聚,她放弃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昭君如月,她更是舞于月光中的精灵。
抬头望月,忆起如霜月色下泛舟江中,那朗朗的笑声可是李白报国的豪情?如月的诗人,弃尽平生的不得志,把酒与月光之中,酣眠与花丛之间,挥洒出的是一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志向。他也曾思乡,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许是就写于中秋吧,要不月为何明,思也如此深呢?他沉醉,胜比清韵的诗篇化作一轮明亮的月亮,照亮多少文人的圆志之路,照亮了几千年的文坛。李白如月,是他,让“酒入愁肠,三分化作月光,余下的七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一杯酒,一轮月,一袭白衣,一分放纵,构成文坛中不落的月亮。
抬头望月,总觉月有缺。噢,许是少了那些游子吧,许是少了台湾的兄弟姐妹吧。低头暗忖,才觉着纵使家人团圆,仍感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这种感觉如此凄凉。但,月何时能圆呢?
抬头望月,回望千年,一轮明月,照亮了中国的历史;一轮中秋月,更是照亮了中国的文化。其实,中秋月没变,只是“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罢了。
爱月,爱中秋月,更爱传
承了千年的月文化。“我欲乘风归去”化在中秋圆月的月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