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寻找自己的“随机”人生11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生可以“随机”,但不能“随便”!充满未知的未来,掌握在自己 手中!

  喧闹的说话声和随处可闻的音乐声充斥在小区最受欢迎的超市里,一片熟悉的景象。与往常一样,我和母亲来此采购生活用品。

  我盯了那琳琅满目的货架好一会儿,仍不知道要买些什么。“快来看这个呵!”母亲拉着我来到一个炫丽的货架前。“娃娃?那有什么好看的?”我转头便要走。“不是啊,是盲盒!”“那是什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就是只有拆了包装才知道里面是什么玩偶的盒子呀!多好玩,买一个?”母亲兴奋地拿起一个,满怀期待地就要去结账。这一个小小的盒子要近百元,令我无法理解。

  没想到,我第一次了解到“盲盒”这个名词竟是从母亲的口中,这新生的时代宠物究竟是个什么来头?我是否落伍了?

  当今社会,二次元、动漫盛行,Cosplay更是00后很热衷的话题。盲盒就是在封闭的盒子中装有随机式样的玩偶,在购买之后才能看得到里面隐藏的玩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盒中的动漫公仔成为每个二次元男孩女孩的必备收藏品。为了收集各种盲盒,他们不惜买下价格昂贵的各种系列,甚至在网络各处搜集。这些盲盒的狂热粉丝不但喜欢各种造型不同的人物,而且迷上了开盒时寻求未知的刺激感,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得到什么-这也正是盲盒的一大卖点。

  记得在我小时候,就有类似形式的游戏。随着爷爷奶奶逛超市,付完费后,就有“抽盲盒”的活动。收集满不同的指定数量的人物,即可获得优惠。再往前追溯,父母一辈儿时买“小浣熊干脆面”收集卡片,又何尝不是盲盒的另一个前身?据了解,现在的盲盒起源于日本的一款人气娃娃,后来传入中国。近几年盲盒开始爆红,现在随便走进一家商店、超市,甚至是街头自动贩卖机都有盲盒的身影。还有盲盒展会,爱好者们蜂拥而至,特定展品往往供不应求。

  现代人对盲盒的追求我想可能是由生活的空缺折射而来。古代有父母包办婚姻、指定人生的,现在又何尝没有被规划好人生、没有任何风险过完一生的呢?曾风靡一时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中,七月与未婚夫的一生都在计划之中,两位高材生每一年的生活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不断重复。而安生喜闯荡天下,最后安生累了,回家了,她的一生过得充实无憾。七月的未婚夫也不甘于平静,四海游走。人们总说,趁年轻,应该多出去闯荡一番,探索天下。盲盒传递的正是未知的挑战、那些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趣味。

  人们对于追求盲盒的火热,是内心渴望的反映。《阿甘正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也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知道要追求的是一份固定的工作和安稳的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迎来了一个概念时代,一个以寻找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时代。在盲盒中,探索与未知,不但给人一种新鲜感,也是期待与确幸!在最美好的是应该自己写下人生的每一篇章。用盲盒的随机精神,探索更精彩的未来。

  人生可以“随机”,但不能“随便”!充满未知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