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者,准则规矩也。孟子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人处世,必有其规矩准则,心中才有衡量的尺度,人方能立于天地之间。然之于“界”的态度,人们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奉行蹈矩循规,有人提倡推陈出新。之于“界”,向来是见仁见智的。在我看来,只要能忠于自己心灵的抉择,无愧于道义良心,守界或者是越界,都无可厚非。
时势造英雄。泗水亭长越过“公务员”之界,开创了一个由平民主导的大汉王朝,前无来者;陈胜吴广越过氓隶之界,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起了冲击,撼天动地;文人班超越过为官佣书的小天地,投笔从戎,终究成为汉朝著名大将,名震古今。此辈皆因越“界”而取得成功,似乎更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毕竟,无论是古代又或者是现代,总是需要“叛逆者”来点缀历史的舞台,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于越“界”而成功者,往往被称颂,称其能打破常规,具备改革的精神与勇气。那些恪守界线的人,固步自封,顽固保守的象征,在历史的长河里似乎往往是“逆流”,为人诟病。然而,我觉得,能做到“不越界”,也是一种成功。
古人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古人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古人还云“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且不论是道德修养,又或者是为人准则,中庸的国人向来推崇蹈矩循规,独善其身。知道“界”之所在,知道不能逾越“界”之所缚,正所谓“不敢越雷池一步”。有时候,不越“界”就是一种成功。
因循守旧,向来是“肉食者”之所为,然而孝公殁,惠文诸帝蒙故业,因遗策,却为秦王朝的中兴最好了充分的准备。墨守成规,看似古板迂腐,然而正是墨翟的按部就班,无所改作,最终却战胜了鲁班,免去宋被灭之虞。一成不变,似乎为大多数者所不齿,然而正是“萧规曹随”的曹参,没有逾越萧何设立的法度,却继续延续着大汉的繁荣。
历史浩瀚,诸如此类“不思进取”“抱残守缺”之人,不胜枚举。然而让人诧异的是,古人的“因循守旧”却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若他们锐意进取,勇敢越“界”,建立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或许也就不会有秦王朝的中兴与发展,也不会有墨翟胜鲁班救了宋国,也不会有汉王朝的继续繁荣。管中窥豹,虽不是全貌,但也能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懂“界”,守“界”,哪怕是陈陈相因,或许也能创造一段辉煌的历史。
——当然,我也并不是赞成固步自封,我仅仅是觉得在特定的历史时间段,能做到不越界也有可能走向成功。
较之越界者,不越界似乎应该更需要勇气。塞外寒天,苏武持节云中,心之属汉,矢志不渝;匈奴劝降,张骞历经坎坷,心向大汉,忠诚不二;高官厚禄,天祥视死如归,一心向宋,丹青留名。诸如此辈,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自己的气节,从不让自己的铁骨越过圣洁走向污秽的泥淖。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高洁,不让自己的行为越界,不让自己的道德越界,更不让自己的心灵越界。在磨砺中,他们找到了自己心灵的皈依。于乱世中特立独行,傲岸地活着,坚守自己的底线与原则,这是难能可贵的。只是,很少人赞赏这种可贵了。人们关注的,似乎就是轰轰烈烈。
当我们讴歌锐意进取的时候,当我们羡慕活的轰轰烈烈的时候,不妨匍匐在在历史的空隙里,发现历史深处鲜为人知的一面。当我们能发现这鲜为人知的一面的时候,或许就是我们人生价值开始与众不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