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志7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白露深秋,初夜微凉,秉一盏孤灯,任凭笔尖在纸上流过感动,放纵的思想则在路上彳亍。备一杯清茶,怅渺的雾霭氤氲着这个季节独有的气质,雨滴打湿在时间的罅隙里。摇曳的烛光昏暗了四壁,雨滴在书页中徘徊。思绪也跟着偏偏起舞。

细雨跃过唐诗宋词的韵脚,徘徊在先哲对雨的思考之中。而小轩中,又是谁,在雨韵中抒情写意呢?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历史的画卷总是在蒙蒙烟雨中交替更迭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李后主曾经的不可一世,最终还是要在寂寞梧桐的冷雨夜里吟唱故国剥落了的红颜;李太白绣口吐出的半个盛唐,也竟空剩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苦啼。

阳春三月的淫雨浸湿了韩吏部灰白的鬓发,却让白乐天纵情享用自然的馈赠。清明时节,纷纷细雨让前途渺茫起来,而牛背上吹着柳笛的牧童却迟迟未肯出现。西塞山前,一行白鹭是最亮丽的风景,斜风细雨,怎不叫人沉醉?不须归,不须归,桃花流水鲜艳成永恒的美丽。深宅院落之中,易安居士的那颗心有在为谁憔悴?

黄昏的梧桐雨点点滴滴,滴在那颗望归人的心上。酒不醉人人自醉,三杯两盏淡酒的清抽愁可否退却昨夜的浓睡?

诗词的韵律渐行渐远,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有多少诗人在这斜风细雨中渐渐老去,豪放婉约,在雨中幻化成春兰秋菊;悲欢离合,再诗人的耳里,是国事家愁的脉搏。

余光中如是说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厚土犹如是。芸芸黔首纷纷黎民从南到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了,牧童遥指已不再,剑城细雨渭清尘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诚然,前尘隔海,古屋不再,然则我的精神家园里真的有一座听雨轩吗?

也许我的思想是寂寞的,但我不会因寂寞而寂寞,听雨轩是我永远的坚守,而清凉的雨滴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