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棉袄14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冬去春来,在季节的间隙整理衣衫,棉服中有一件是我所独有的,一件母亲做的花布棉袄。

在这个客居的城市,冬天里穿在身上的总不是这一件母亲做的棉袄,但我知道,每一个冬天的温暖都与它有关。而那曾经与它分离的时刻,总会缺失温暖。

记得还是新生的那一年,我穿过层层寒冷,走在校园里常常会想家,北京冬天的风总是海浪一般吹面,走在路上,看叶子被风卷到脚下,停驻片刻,又不安分地跑开,一个人回到寝室,看镜子里自己冻得发紫的面庞,心里觉得恍惚,寒冷坐在我的窗外,似乎要破门而入。

在北京的第一个冬天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顶着风,去买了件棉衣,是深爱的蓝颜色,心想有自己最爱的颜色,这个冬天会好过些吧。

入夜时分,姐打电话来:“别老穿一身黑颜色衣服,冬天里会觉得冷,买件暖色调的衣服。”我天生不喜欢热闹的颜色,再热闹的颜色穿到我身上也热闹不起来,也不知自己为什么就那么喜欢黑色和蓝色,母亲总是埋怨,我每次都点头,却也改不了多年的习惯。

接下来的日子如时针转过表盘,平平淡淡,没有惊奇没有新意,也似乎没有失望,就那样过去了。冬一日深似一日,心里的想念也慢慢升腾起来,如咖啡的味道升起又回绕在午夜的台灯下,似苦又甜的,也不知自己究竟在想念什么,家,父母,朋友,还是刚刚逝去的单调而又充实的攥得出水的青葱岁月?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客居北京的第一个冬天,我察觉它与以往的每一个冬天不同,却并不清晰其不同究竟在哪里。我以为只是“年年岁岁冬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缘故,继续着如水的日子,只有淡淡悲喜。

父母亲常打电话过来,说一些要吃饱穿暖别感冒的话,我总是会用很快乐的声音告诉他们我很好,说我胖了,听到这,他们总会很高兴,然后就挂了。我知道他们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但我们都不会说,所有的关心都在心里。

偶尔仍会想:这个冬天究竟少些什么呢?

终于落雪,那一年我盼了很久的一场雪。

以前下雪的时候,常常是一家人围在一起谈笑风生的,让母亲歇着,我与姐姐张落饭菜,好像还有什么,一时却没想起来。

电话响起来。

是母亲打来的。

我告诉她北京下雪了,挺冷的,我说我想回家做顿饭给全家人吃,我也想吃她做的煎饼。

沉默了片刻的母亲说:“快放假了,别急,我做好煎饼等你跟你姐回来,也等你们回来做饭给我吃。”母亲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对了,今天我翻柜子,发现你跟你姐的棉袄都在家里,还穿吗?还是自己做的棉袄舒服啊。”

“二姐,”电话被妹妹抢了去,“每年你跟大姐的棉袄都比我的好看,今年我有三件可以穿了,还有,你别老穿黑衣服,看起来冷,我还是觉得你在家穿妈做的棉袄时,才是真的暖和……”心里一直似有似无,似远似近的恍惚一下子清晰了,心里缺失的那一块在那一瞬间也补上了,连同断了的记忆也串起来了,原来,那个冬天,只是少了母亲做的棉袄。

母亲每年都会给我们姐妹几个每人做一件棉袄,用每年新产的棉花,用最普通的碎花棉布,在家时,我们常穿着它,大家围在一起说笑时,我与姐姐系着围裙做饭时,穿的都是它。从不喜欢花哨颜色的我从不曾讨厌过母亲用的碎花棉布,从小穿到大,已习惯了。

没想到,太习惯了,竟也会忘记,只是在忘记后知道心里遗失了一种感觉,那是种温暖,是种依恋。

那一刻,在心里清晰:以往的冬天的确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有母亲亲手做的棉袄。今年的冬天什么也没少,除了母亲做的棉袄。

人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其实娘做的棉袄才是女儿温暖的源泉。

又打了个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想穿她做的棉袄,并告诉她,放假后,我与姐姐也亲手做件棉袄给她穿。

从此,母亲做的棉袄又会伴我在每一个冬天,披在心上,母亲和家也就全在心里了。

而在这样深浓的春日,整理棉衣,抬眼望向窗外,我能望见,母亲与我从来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