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轨迹16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生若褪去它那一身五彩斑斓的外衣,就如白开水般。而那所谓的靓丽的青春,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然而,当我们细细品味青春那一份氤氲缭绕的白开水时,有的是苦涩的。淡淡的,却让人无法忘怀,成为垂暮之年里华美的记忆段片。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活在“80后”与“90后”的交界处。但是我无法给它个确切的定义。只能给它个名字,叫“梦想的结界”!我即逃离不了前者,又去了后者。终究成了一个孤独者,徘徊于它们之间。 在高在左,考在右,布满荆刺的道路上,我带着希冀,带着激情,带着踌躇满志,奋力前行。即使与他人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作为学长,我不可能再像学弟学妹一样,有着放浪形成骸的心。“高考”这两个沉重的字,像定时炸弹一样,在规定的那一刻爆炸。而我无法选择逃避,即使炸地血肉模糊,也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因为现实是如此的残酷。

当然,我不会让自己完全变成一个书呆子的,也不可能再让那凹面镜一次次地增加它的体重,一次次地变换它的体形。偶尔也会一个人静静的在深夜听听高音王子维塔斯的海豚音,也会泛舟于文学的海洋里。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却成了一种奢侈。我只能偷偷的进行着地下工作。仿佛我就是一名处于革命时期的“地下党”因为妈妈时常教导她的儿子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也总是偷偷的幻想着那幅黑与白的勾勒出的幽暗画卷,想想着去触摸那些前卫的服装和留各种各样非主流式的发型。然而,这些与现在一身整整齐齐且干干净净的校服根本无法替换。我只能在家和学校这两点之间来回。纵然有枪林弹雨也要勇敢的做好一名通讯员的“本分工作”。

曾经品读过一句经典的语录,说其经典,是因为此话出自某位有名的青春作家之口:“法律并不保护小说的情节”。呵,言之过矣?年少的我们不就是如此的张扬跋镳,高傲轻狂吗。又有谁去变其是非呢?而那些所谓的“无名小卒”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牺牲品。

黑暗是一些人的追求,光明也是一些人的追求。而黑白相间却斑驳的那一块谁来拥有呢?

记得我曾经上课时耳麦隐藏在耳朵的后面听海豚音,和朋友们一起去网吧玩通宵,甚至还交女朋友。那时我还特崇拜

弗洛伊德晦涩。因为他在他的作品中有这么几句话:在大多数野心的幻想中我们总是可以在这个角落或那个角落,发现一个女子。幻想的创造者为她表演了全部的英雄事迹,并把他的全部胜利成果都堆放在她的脚下。我就这样的放纵着自己。一直到颓废至极时,我看到妈妈流泪了。当时的她没有说别的,只有一句话:如果这样你可以开心一辈子的话,那就随你吧。话语中明显着有一种咬唇之痛。我想我该是停止的时候了,埋藏它们,让其成为过去吧。

现在的我不敢再奢望其它的了。但愿我能够顺顺利利的考上某某大学。即使每天都在伪装自己。这样爸爸妈妈会开心。我不想看到他们为我伤心难过的样子。就在前几天,我听说和我一样大的人扬言要离开这个喧嚷的世界,他觉得活着太累了。我听到后,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我们的青春虽然是疼痛的蜕变,但为什么非要离开,去天堂寻找那份寂静与怡然呢。生命多么可贵啊。想想和我们一样华样年华的那些纹川地震的遇难者,让人痛彻心扉。更不必说那些老弱病残的人遇难者了。当我看到温总理面对那一排排整齐却孤单的书包而老泪纵横时,又有谁不为之动容,为那些逝者痛心呢。死者已矣,存者亦强也。朋友,虽然岁月无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白白的丢弃了啊。

至此我才明白,梦想的结界原来只属于我。那“明媚的忧伤”与“非主流的追求”或许不属于我,亦或许不能单独的属于我。可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当我将要触及的时候,却退缩了。我知道青春容不得我们挥霍。即使再苦涩也要一饮而尽。岁月容不得我们蹉跎,即便会留下它那深深的刀痕。

与时代一起跨掉的一代也好,寻找寻常路也罢。这些只是一个名字罢了。众人如何称谓它们,它们就是什么。青春就是如此的简单明了,不需要给它们确切的定义。

当夜色阑珊时,我仰望着星空。我想我的黑夜还是由星星来点缀吧。但愿我的肩膀能长出一双丰羽的翅膀,在午夜梦里里翱翔在黑与白的世界,梦与想的结界中。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