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演讲稿16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演讲稿【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全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奋发进取,进一步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切实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在习主席的要求下,党建工作逐步落到实处,争取要让党的光辉映照到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边疆地区,因为地理、自然、人文、历史,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地区一般都相对比较贫穷,加上自然环境恶劣,做为基层党建工作者,更应该把党的光辉带到这里,让所有百姓都能沐浴着党的温暖。

在边疆少数民族中做党建,尤其要抓生产第一线,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强边兴边的过程中。只有老百姓真正的富裕了,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党的关怀。因此,各基础党组织大都都会根据本地区的特色,抓住生产,搞活经济。充分发挥边境沿线基层党组织作用,建强堡垒,组织固边;加大对边境地区项目、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科学发展,富民兴边;全面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向边境地区提供人财物倾斜,守望相助,帮扶强边;推进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共建稳边。

最好的经验来自基层,始发于普通党员群众的探索。把爱党爱国、守边戍边、民族团结等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凝心聚力,思想筑边;军民相亲,坚如磐石。越是边疆民族地区,越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来抓党建、强党建。

经济是基础,团结是助力,对党和国家人民深深的热爱是根本。党建工作常抓常创新,代代相传!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演讲稿【二】

近日,云南省临沧市委理论中心组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主题开展专题学习,市委宣传、市委统战部、市人大、市政协、市民政局、市民族宗教委等7部门领导围绕学习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市委书记杨浩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学习指出: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是在临沧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实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是党中央的要求,是省委的要求,是讲政治的要求,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要求,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要求;是临沧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至对外开放等工作的需要,是临沧所有发展的需要;是临沧260万干部群众及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不是强加的,而是在遵循临沧历史和现实乃至未来发展需要自然形成和极端需要。

学习强调:临沧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临沧人民热爱共产党、感恩党,听总书记的话、听党中央的话,跟党走、跟总书记走,这就是边疆人民的心愿。作为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要顺应这种形势把边疆人民的情感表达出来。

学习要求: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党员要发挥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做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的桥梁、纽带,党员干部要起到使者作用,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做好工作,担负起责任,完成任务。各县(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各部委、政府各部门党组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开展集中学习。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演讲稿【三】

2003年夏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云南省考察时,来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出了重要指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切关心和大力扶持,激励着昆明高新区的全体干部职工和驻区企业同心协力,拼搏进取,谋求跨越。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2006年,昆明高新区几组数字分别为:技工贸总收入339.5亿元,工业总产值307.6亿元,工业增加值66.7亿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税收17.4亿元,财政总收入12.9506亿元。这一年,全区人均创造技工贸总收入89万元,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人均创造增加值17万元,接近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是:与2003年相比,仅用3年时间,在高新区原有的一片土地上,又新建了一个高新区。

2007年夏季,记者走进高新区。3年多来,高新区管委会已经三易办公地点。上任3年的管委会主任张兴华说,3次搬迁办公地点是为了给企业腾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高新区首先从解放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着手。张兴华说,回顾高新区发展历程,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工作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解放思想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决定和要求,不当传声筒、传达室,把每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次矛盾、克服一次困难,当作干部职工思想上的一次撞击,观念上的一次飞跃。做到多换思想少换人,换了思想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以思想的解放,达到步调的一致,为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有了一群思想解放的领头人,接下来的就是要有一支政策、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队伍。高新区实施把优秀人才、优惠政策向招商引资一线倾斜的内部管理政策。大胆把最优秀的人才派到招商引资最前沿,把最优惠的政策落实到招商引资第一线,为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服务软环境。让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同志无后顾之忧,勇敢地大招商、招大商。提出了理性化招商、人性化招商、点击式招商的工作思路,大胆实践裂变式、套娃式、管家式的招商引资新方式。强化整体的合力和个人的突破能力,形成了以专业性招商队伍为主,带动区内外招商,上下联动、多点开花、协调配合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在招商引资中眼光向上,瞄准国内和世界500强等技术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重量级大企业(集团)和项目。由于思路创新、措施有力、方法灵活、重点突出,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全省、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解决了人的因素,还要有法律法规作保证。高新区先后出台了优化环境、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也颁布实施。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激发了进区企业的活力,引发了国内外、省内外工商界朋友的关注和入区。同时,聘请省老领导以及省委、省政府研究室主要领导为顾问,成立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高级顾问组和以苏君红、戴永年院士等50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高新区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搭建了理论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坚持以建设法制、诚信、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入区企业管理人员感慨地说,在高新区管委会,在对企业服务时都没有领导,只有服务员,管委会就是企业的110。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困难,工作人员随叫随到,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绝不会听到研究研究再说这个托辞。

一系列软环境的打造,弥补了由于受空间制约而造成的硬环境的先天不足,使高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又一个高新区就是这样被再造出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