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金矿上种卷心菜700字

2024-06-1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对美国农村兄弟,在父母逝世后各继承了一块地。哥哥扛起锄头干起了父母的老本行,弟弟则不甘寂寞地跑到城里闯天下。

四、五年过去了,一天,弟弟回到乡下,见哥哥在地里整理卷心菜,便上前帮忙。一直保持联系的哥俩儿感情一如从前。忽然,弟弟不见了踪影,哥哥扭头一看,弟弟正在不远处用手奋力刨土,兴奋异常。“哥哥,你知道吗?你这下面是金矿,满满的金子啊!”

我们当然有理由嘲笑哥哥的无知,但反省自我,是否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因为思维上的惰性而导致行为上的一成不变。固有的坚持自己原来的看法,会让我们的行为也被限制在一个死板的模式里,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思维的惰性,不仅会让我们错失财富,更会让我们荒废人生。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起他童年的一段经历。他的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一处有许多石头的农场,母亲建议搬走石头,而父亲认为那是一座与大山相连的小山头,无法动摇。有一次趁父亲外出,母亲和林肯兄弟开始挖那座“小山头”。不出一会儿,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思维惰性的弊病也正在于此:放大困难,限定自我。在思维限定下的困难会让我们望而却步,而不是进行勇敢的尝试。在我们努力过后,回过头去,会发现翻越的仅仅只是一个小沙丘。

个体的思维惰性会钳制个人成长,群体的思维惰性则会阻碍社会进步。近代中国,清政府抱残守缺,维护所谓“祖宗礼法”,任由西方列强横行中国,鱼肉百姓,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水深火热的巨大灾难和惨痛的耻辱烙印。而在现代,邓小平突破思维桎梏,锐意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一幅前景广阔的蓝图。

克服思维惰性,挖掘潜在财富,创造广阔空间,赢得美好人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