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时闲散醉时欢,踏歌行来是故园1400字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唐雨荷,重庆市巴蜀中学学生。生于惊蛰,少有料峭,更多是复苏之喜悦。喜爱美术、摄影、音乐以及旅行。三生有幸,与这些方块字相识。实际上,不论相片、曲谱、画纸,或者文字,都不过记录的方式。令人感激的是,它们加深生命原本轻浅的辙痕,使之得以永存。

九岁之后,我开始随家人迁徙。换了许多学校,到过许多地方。常常是歇息片刻,就匆匆而去。

每一段旅程中遇见的人与事,都渐渐变成生命里一班又一班短途列车,坐过就算。分秒的停留,也只是为了下一次的搭乘。

在这样候车、上车、下车、再候车的过程中,我终于学会了坦然和融入——青苗拔节的痛楚,令成长更为清晰。

然而儿时的故乡,是一首永远泊在心际的诗。

当时间的齿轮一格衔着一格,兀自向前飞奔时,她却小心藏存着童年所有的快乐与怅惘,一棵枝叶正繁茂的大树,一条总是缠着围墙的小路。

她是我小小的玩伴,是我稚气又温柔的初恋。

住家的地方临江,在城的南边。再往南,还有一座小山。到了周末,能上山去喝茶乘凉。沿途经过宽宽的堤坝,下面的平地成全了茶摊。零零散散的,杂乱却有章。

向西行,再踏过一座短短的石桥,是市中心。小城虽小,却有种不屑被欣赏的热闹。

车流仍然不息,穿行在高高低低的楼房之中。洒水车一路唱着儿歌,食店门口探出灰头土脸的招牌,但香气早已溢出了门外。

白日的小城,糅杂了薄薄的灰尘,车辆的鸣笛声,应和街边闲谈的人们。

近了黄昏,有酡红色的流云从天尽头漫过来,像条洇开了边的潮汐河。城市被调暗了色调,黑漆漆的,只剩下侧面的剪影。

稀稀拉拉的几只鸽子,也是红绸上的墨迹,一沾就滑开去。

天上是归巢的鸟儿,四处是归家的人。孩子去街的对面买一串小吃,又慌慌忙忙跑回站台,坐上车后,先还靠着窗吭哧吭哧地喘气,不久就和同伴你一言我一句地笑起来。

天色再黑一些,街灯与霓虹就点亮了。然而并不多,只替小城描一圈泛着光的轮廓。

姑娘们坐在咖啡馆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谈心。杯中物也许有些低劣,却有种自得其乐的雅气。茶楼更多。这个时刻是理当去休闲,去逍遥的。

马路上是一家挨着一家的烧烤店,烟雾裹着各种香料的气味,从坡下缓缓涌上来。冬日围坐在小小的桌旁,是廉价但真实的温暖。

倘若喝酒,便有一整晚的淋漓酣畅。“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月光稀薄,暂用灯影来欺瞒这场美不胜收的喧嚣。

此夜楼中闻此味,谁人不起故园情。离散之时,我甘愿掩住口鼻,来哄骗自己的归乡之情。

小城之夜,也有极晚极晚的风光。小城之夜,是罩上了灯笼的温柔乡。

远远近近的灯火,是从没有繁华已空的荒凉。它们照着来时路的方向,只消抬头,就能听见那扇窗里的轻唤。

小城的心没有大志,城里的人们愿作一尾鱼。住着窄窄的房子,仍可去毫无顾忌地寻欢——管他什么功名利禄,只求现下的快乐与安宁。

小城的年岁已然不小,却仍像《更衣记》中骑着车的孩子。

“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这一种散淡的天真,浸染了小城的山山水水。而今它化身记忆的韵脚,守候着今日与过去的唱和。

那些云里的日子,我终于是踩了空,难再续。但幸于曾有这样一片故土,令我在往后每每回望,都能无误而愉悦地与她对视。

这大概是小城与小城的人们,无须约定的默契。

醒时闲散醉时欢——而我的小城,或许正压着某一个热闹又迟慢的节拍,踏歌行来。

@ 小时候,总是憧憬外面的世界。长大以后,才发现,其实自己最牵挂的,是那早已融入血液的故乡情。因此,本篇文章所述之事、所抒之情看似只是点点滴滴的过往,但其中所蕴涵的深意是每一个曾有过离家经历的人都能理解的。小城温馨温暖的氛围正是“故乡”二字的完美阐释,当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