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导员工作从小事做起
作为教师,特别是辅导员,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这是凌驾于他的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队员,胜于一百句的说教。所以我的辅导员工作都是从小事做起。
1、“让自己弯腰”
这句话也许让人很难接受。每一个做辅导员老师的都希望在队员面前树立高大威严的形象,只要一走进教室就把脸绷起来,非常严肃地背着手,把自己的腰板挺得直直的,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总想给队员们一种无形的心理重压。其实教师的威严并不是靠刻意的修饰来实现的,而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展现的。比如说,在班级里走动的时候发现过道上有一张小纸片,可能有的辅导员老师会让某某学生拾起来,并且还要在班级再三强调注意卫生的保持,其实这样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时候队员往往是在认真地学习,我们做辅导员的完全可以弯下腰去自己拾起来,在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中,队员意识到保持教室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包括辅导员老师。队员此时不是用眼睛来看你,而是用心灵来感知你,每个队员都在你一弯腰之际,集体的责任感在心中产生,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教育队员并不是完全靠说大道理,更多的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教育他们。
2、让自己微笑
我的学生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班主任的脸》:“班主任的脸就像六月的雨天总是阴着,我们多么希望看到美丽的阳光,你的微笑虽并不美,但在我们心中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在你的微笑中感受到班级生活的舒心与灿烂,让我们的每一天在阳光中度过。”这是我以前所忽略的,也许是更多的辅导员老师所禁忌的。无论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怎样快乐,但是一走进班级就面沉似冰让队员们感到班主任的威严。其实让队员尊敬自己并不是用自己故意装出来的严肃来达到的,而是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来实现的。有些教师说:“学生最不能惯着,给他们点阳光就灿烂。”但是队员是活泼可爱的,他们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渴望在阳光中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阳光,而让他们的一天在阴影中度过呢?做老师的只想自己的每一天快乐,而让学生生活在阴影中,岂不是不公平的?因此,我每当走进教室,就面带微笑,即使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也不把它写在自己的脸上,都面带微笑地面对他们,让他们的每一天都很灿烂。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所渴望的,也是队员所盼望的。给队员阳光让他们灿烂,静看他们脸上迷人的微笑,让他们心中开放一朵美丽的花。
二、辅导员工作要讲艺术性
尊重每一位队员,讲究批评学生的艺术,是教育成功的一个关键。作为辅导员老师,如果讲究批评艺术,定会使犯错误的队员愉快地接受批评,放下包袱,改正错误。
1、把批评隐藏在玩笑背后
有这么一件事,班上有个女生叫王小可,不知怎么的,常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王可。一天作文讲评课,我说:“有一篇文章写得很精彩。”我在全班同学读了以后,又说:“请作者王可同学站起来。”王小可喜滋滋地站了起来,我故意问:“王小可,你怎么站起来了?”“王可也就是我啊!老师。”我笑着说:“王小可就是王小可,王可就是王可,你可不能冒名顶替呀,希望你好好学习王可的作文。”全班哄堂大笑……此时,我在她身上看出刚才的几句话使她悔愧、感动、振奋。她再也没有犯此类错误。不难看出,老师达到了教育目的。细细想来,我的这个玩笑不仅能诱发学生通过自省,认识自己的过错,完成自我教育,而且不丢学生的面子,保护了队员的自尊心,这种批评方法幽默、风趣,它把批评隐藏在玩笑背后,使队员在甜甜蜜蜜中接受批评,解决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在他批评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他也时时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好人’的愿望火花熄灭,而应当充满情和爱。
2、给队员亮黄牌
我在辅导员工作中,对有些有些所谓的“惩罚”手段,无非是“训斥”、“检讨”、“请家长”等,大部分队员对于这些频繁的老一套惩罚,表现出逆反,无所谓和不恭的心态,班队管理落了空,辅导员工作却常停留在“惩——犯”这一循环轨道上,这一现象曾使我十分困惑。
近几年看足球赛的同学越来越多节,课余时间,也常听见他们议论着足球比赛这一热门话题。当时,我心头一亮,何不象足裁一样给那些调皮生亮亮黄牌?
周末小结,班干部又讲到三个调皮生。这次,我没有象以前那样在班上狠狠地训斥他们,而是走到他们面前,出示了早备好的“黄牌”,问道:“知道什么意思吗?”“警告”。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觉得这次批评有收获。队员们对我的举动先是诧异,紧接着是发出笑声和赞许声,我又对全班同学问道:“两张黄牌意味什么?”“意味着下课、走人、逐出场外”。我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几个学生懊悔地埋下了头。自那不经意的一幕之后,班上的违纪现象明显得到改善,“黄牌”也成了我的随身之物,随后,在班委成员的参与下,我们完善了亮牌制度。
这种“亮黄牌”惩罚形式之所以能被队员所接受,就在于这种方法正符合他们乐于恪守游戏规则这一特点。他们之所以能恪守这种游戏规则,关键在于这些规则没有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正是基于这一点,使“亮黄牌”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给了队员说话、解释的机会,老师“凶狠”的架子在这种过程中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体现了师生的平等性,融洽性,以致于队员们能在一种娱乐的形式下受到纪律的约束,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诲。
三、辅导员工作要有科学性
综观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生存的竞争就是智慧的竞争,任何一个成功的商家一定有自己的企业理念,同样,任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有独树一帜的班级优势,形成了特有的中队个性,也就是中队特有的风气,它是辅导员老师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全班学生有经常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要求班辅导员老师在中队管理中讲究一点科学性。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队员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让每一个队员通过竞选在中队管理岗位得到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应成为班级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此,我采取两种策略。
一是增设岗位,竞争上岗,让更多的队员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活动中提高管理能力。除原班级的常设班队干部外,还增设了如:中队管理、课间纪律巡查、个人卫生督查、各种作业收发、黑板报编辑、普通话小督查等岗位的干部,使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干,班上事事有人干,增强了队员主人翁意识及集体荣誉感, 一人一岗,各负其责。我们每月一次的班队干部竞选都是队员精心准备,由前任班队干部主持,全体队员投票选出来的。
二是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单一社会角色不利于队员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让队员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班队干部的每一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定期改换,不同层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轮换。如这个月任小组长,下次可任学习委员。
中队自主管理为每位队员创造了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而且使队员获得了“中队小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了队员们主动参与中队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实践证明:在中队管理中,把队员当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而队员们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中队的管理效益也就提高了。我深信:只要我在中队工作中不断耕耘,勇于创新,在中队管理这块园圃里,一定会开满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