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里的独行者10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乱世里的独行者  
  国华纪念中学高二(1)班 石义双
  春秋,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动乱频仍,杀人盈野的时代,这样一位学者,却倔强的踽踽独行在这条泥泞血腥的路上,迎着风,直到倾尽生命的最后一滴,然后无声但有力地倒下了。  
  是时代注定了他的孤独。  
  的确是有“时势造人”这种说法,但却没有哪一个哲学家说过‘士是可以改变时代“,我们不能,强烈渴望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不能,幻想恢复美国南方奴隶制的旧奴隶主们也不能,满腹才华执着坚定的孔子固然还是不能。所以当孔子激情洋溢去大肆宣传周礼,仁义道德的时候,大多是遭冷落,漠视,他的主张在当时已是落伍的了,各诸侯国已经等不及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富国强兵,是称霸,是兼并小国,那样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要让诸侯王等着孔子花费三年五载教育子民学习繁文缛节,恐怕小小的王国领土早已被瓜分完毕了吧。更为致命的是,孔子所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而在当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真正可以引领历史潮流的时新兴地主阶级,也就是说孔子是背历史潮流而行,即使再执著,也不可能你这股飓风走向成功。  
  争霸的时代,必然少不了勾心斗角,正因为孔子他太有才,招致了更多人的妒和恐,前行的道路才又多了障碍。  
  若不是晏婴竭力劝阻,齐景公可能会以季氏那样高的待遇来对孔子,陈,蔡两国因惧怕楚国聘用孔子,力量更加强大危及自身而派一些小政客采取最卑劣的手段围困他,眼看孔子又要大展宏图之际,尹子西又从中作梗,那孔子及其弟子的才德高深来提醒楚昭王以免养虎为患,孔子辗转于卫,齐,楚等六国,每每不得志,等又回鲁国,已值迟暮,心灰意冷,不再求仕。  
  其实孔子唯一一次辉煌的是做到打司寇,然而这不过仅仅做了一年的时间罢了。  
  尽管如此,老年的孔子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欣赏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也不赞叹”虞中,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他却”异于是”,认为无可无不可,因此,他成为这乱世里的独行者。  
  出生在这样的年代,是孔子的悲哀。  
  这个时代冷落了孔子,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当时的时代,孔子是被埋没了的,千百年之后,孔子却受到了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盛赞,圣人之仁,圣人之智,仁爱,博智,尚思,修德,敛行,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样一个大家,愿望也算是在他的来生之年实现了吧。   
  时代也许只会阻碍他的脚步,也许只是抹平留下的痕迹,但绝对掩盖不了闪耀着的倔强的光芒!  
  孔子,这位独行者无声地倒在了春秋战国的乱世里,但其力量却传送了千秋万代!  

欢迎投稿:zuowenku.net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