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水因为能写,在我们县里算得上个响当当的人物。那时候我还在乡镇工作,时常在当地报刊和书画展上见到他的名字,但并不认识。2005年我来到县城以后,经过一次文友相聚,才结识了他。从此,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彼此熟悉了,相互串门也便多起来。去他家,我们通常在他的书房里,边饮茶边聊天。他的书房的西墙摆放着几个大书橱,书橱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本本书,琳琅满目。东墙上挂着一副他自己题写的书轴,隶书字体,淳朴庄重,疏密有致,布局典雅,颇有秦汉遗风。上面写着:“愚实厚道少虚假,谨慎小心欠潇洒,性格内向寡言语,二成聪明八成傻。——建水自画像”。我正是从这首打油诗上开始“认识”齐建水的。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马拉松运动员一样的定力、毅力和耐力。齐建水能够始终在文学这条崎岖的道路上躬身前行,正是缘于他的执着、好学和勤奋。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无量童子》和《神医金丝猴》两部长篇童话,创作完成了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一河风情》,写出了《响鼓欢歌》、《陈粮食》、《老粮食》、《新粮食》、《笨狗》、《家乡那轮月》等数十篇中短篇小说。不说别的,单就业余时间码这些字来说,就足以让人感慨万千,自叹弗如。也难怪,早在2000年他就被推选为济南市作协的理事了。
齐建水出生于困苦的农村,穷土僻壤很难有文学的风吹进来。他在长篇童话《神医金丝猴》的后记中写道:“小时候,依偎在姥姥怀里,或坐在姥姥的纺车前,望着天上灿灿银河,听姥姥讲一段牛郎织女的故事,便是过年一般的享受。”正是一个个新鲜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他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他的童年正赶上“十年动乱”,可以说是无书可读,一是那时候书店里文学书籍十分匮乏,二是家里穷,买不起书,有时偷家里两个鸡蛋卖了,买一本小画书,就跟得了宝贝似的。后来到城里读书后,才接触到了大量文学书籍。他蚕食桑叶一般,如饥似渴地阅读,随着“营养”的积累,渐渐变成了一只的“蛹”,有了破茧成蝶当作家的梦想,开始了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齐建水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从1986年第一次将名字变成铅字,到1993年,只不过发表了十几篇“豆腐块”。1993年春天,他遇到一次意外的车祸,虽死里逃生,但却撞断了右臂。然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较长时间的病休,为他从事文学创作带来了有利条件。他用左手学着写字,开始了对文学沃野的耘作,创作了长篇童话《无量童子》(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了百余篇小说、诗歌和童话。
面对成绩,齐建水总是恬淡地一笑,谦逊地说:“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作家,充其量算是个作者,还是业余的。” 他为人随和、虚心、朴实、儒雅,不骄不躁,不事张扬。文如其人,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读出善良、真诚、稳重、质朴的味道来。
齐建水性格内敛,平时不善言语,但一旦谈起文学的话题,却总滔滔不绝,才思如涌。县城的几个文友时常聚会,通常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小说。齐建水很少废话,上来就谈最近看了什么书,有什么新作,或者问你对某篇小说有何看法。“某篇小说”可能是别人的,也可能是他和我的。如果你谈你的看法,他的手中就会转动着一杯茶,静静地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听,眼光亮亮的。如果眉毛一皱,那就意味着他有不同意见。这时候,你再听他谈,他总是直言不讳,谈得具体仔细,结构,人物,叙事策略,审美意蕴等等,见解独到,常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齐建水平时善于留心观察记录生活中那些为人不屑的事情,哪怕是偶尔触及的一抹阳光、一缕清风、一丝芳香、一个形象、一段故事,都会储存在他的大脑“芯片” 中,然后运用到他的作品里,以至于每当阅读他的作品,总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齐建水自谦“二成聪明八成傻”。真应了那句话:傻子从不说自己傻。我想,这里的傻应该理解为执着,正是有了这份执着的“傻” 劲,才让他在本职工作中,在业余创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信服的成绩。他的“傻”还反映在一些爱心公益活动上,扶贫济困,捐钱捐物,他总是跑到最前头;为学校赠书,为学生讲课,从不收分文。
回到齐建水的小说上来。
齐建水的小说我大都读过。总体印象是:立意深刻,故事生动,叙述稳健,人物鲜活,细节饱满。他常说,写小说不能玩花架子,要通过塑造一个富有深刻内涵的人物,讲一个耐听耐看的故事,表达一个可引人思考的道理。他的作品尤其关注当下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心怀悲天悯人之念,在对现实的贴切观照中呈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灵魂思索,最终表现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彰显个体生命在社会情境中的尊严和良知。比如《笨狗》,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庄大旺,捧出了自己的一份关爱和心跳;比如《老家那轮月》,关注的是农村民主选举的大主题;再比如那《粮食》三步曲,真实地再现了我国粮食系统在历史变革与体制改革中,给三代粮食人带来的喜悦、阵痛与悲欢。你看,哪一篇不体现出作者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爱?
我佩服齐建水架构故事的高超能力。他的故事可谓丰富多彩,既有农民的喜怒哀乐,也有下岗职工的悲欢离合,还有少年儿童的顽皮嬉戏,甚至涉猎到了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他善于利用细节推进故事,把一个个棱角分明,真实可感的鲜活人物随着故事的进展推到读者的面前,让人看来血肉俱丰,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
齐建水的小说语言朴素、干净利落,准确无误,富有张力,很少有油滑和夸张之处,没有多余的蔓延和芜杂,叙述流畅老到,不温不火,恰如其分,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成熟之美,文字之下积蓄着一种厚重的力量。这是一位作家难得的语言品质。
作为资深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也许长期的职业环境,造就了他认真严谨、中规中矩的习性和品格。渗透到他的小说里,从情节设计到叙述语言,似乎缺少一种鲜明的特色和张扬的个性。这也正是他最苦恼之处。一旦突破了这个“瓶颈”,结构和叙述再张扬一些,再潇洒一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将更有味道,更有魅力。
《陈粮食》是齐建水写于两年前的一篇旧作,是他的“粮食系列”题材小说的第一篇。齐建水长期供职于粮食部门,熟知国家的粮食形势,亲身经历了粮食企业的历史变革,对“粮食人”的酸甜苦辣有着细致的观察和真切的体知,因此,对粮食题材了如指掌,驾轻就熟。在我的阅读经历中,除了读过齐建水的粮食题材小说,再也没有读到过出自他人之手的同类题材作品。诚然,毕飞宇的名篇《玉秀》中就出现过,可那也只是在某些章节里,而通篇写的并非是粮食人。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国计民生,粮食本应是个大题材,也应是个热门的题材,不知什么原因,涉猎这个创作领域的却是凤毛麟角。这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使然。
《陈粮食》犹如一幅边缘发卷的黑白照,穿越历史时空,为我们演绎了新中国第一代粮食人——陈粮食在工作、爱情和婚姻上的一段曲折生动的精彩故事。作者没有过多地交待历史背景,而是集中笔墨,真实、准确地写好人物和故事。然而就在娓娓道来的精彩故事中,历史、政治、社会也自然其中了。一如深邃而震撼的断代史诗剧,小说朴素而深切的人文关怀,触动着我们再度思考和领悟熟悉的历史与贴进的生活。
这篇小说秉承了传统的叙事风格,在人物性格刻画、人性挖掘和艺术特色等方面都独具匠心,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复杂心态,读来时常被作者精心营造的氛围所打动,心被一撞一击,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请看其中精彩片段——
沉默良久,尹巧凤忽然说:“他干爹,你的头顶上有根白发,怪扎得眼慌,俺给你拔去吧。”说着,就绕到陈粮食的背后,仔细地扒拉着头发,分离出那根白发,用指甲掐紧了,猛地一顿,拔下来,递到陈粮食面前。
——这个细节多么逼真感人,尹巧凤的贤惠和温柔里,其实隐藏着的是一片浓浓的深情和爱意。
她停一停,仿佛运了运气,又说:“他干爹,跟你要一件东西行吗?”
陈粮食想都没想,满口答应说:“客气啥?只要我有的东西就行。”
尹巧凤说:“你有。”
陈粮食问:“啥?”
尹巧凤说:“你的心。”
——对话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把人物点亮了,把情节推向了高潮。
杜志儒坏笑着说:“女人裆里的那张嘴说话最好使。”
尹巧凤抢白说:“是呀,下边一张跟你上边十张。”
——这一对一答,话粗理不粗,语言活泼而极具张力,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应该说,在计划经济下光鲜一时的粮食部门,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盛景不再。写作一个时过境迁的旧题材,往往会落入俗套,而《陈粮食》则独辟蹊径,翻新了内涵,挖出了深度,让读者浮想联翩,倍感亲切,不能不说是一篇成功之作。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齐建水说,文学创作是他精神家园的“亲密爱人”。祝愿齐建水与他的“亲密爱人”永远相爱,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