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头顶那片天,白云在歌唱,松林在欢笑。桃花源里只是梦,谁会知晓,谁亦明了。
孤舟飘荡,鄱阳湖静得让人有些不安;万里碧顷,只剩下黑影三两点。我坐船首,仰望着天,不知苍天亦悲哀,如此乱世,几多人才。
不远处的小舟上,猛然传来了琴音,接着是一句令我永生不忘的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呵!真没想到,陶公竟亦游此湖。
两舟相靠,陶公笑问:“怎么,澹台兄也忍不住了,出来兜风?”
“陶兄好雅兴,一别数月,竟活的如此潇洒,可否传授小弟三两招。”我笑而答之。
“亦可自乐,亦可自娱,放任胸怀三千里,吞却江水万里流,唯着南山......”陶公说着,指着湖西南的那座挺拔的山。
“陶兄居处?”我疑惑的问。
“澹台兄可否赏个脸,到舍下小聚。”
“陶兄亲自邀请,岂有不去之道理。”我笑了,他亦笑了。
南山小径,曲折不尽。
不远处,一片茅屋现眼前,篱下黄菊亦自鲜。“好个南山之下,好处桃源!”我叹道。
“桃源,何处有桃源?”陶公问我。
“此处不正是桃源么?”我反问。
陶公笑笑,说,“心静才会有桃源,处处为桃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席虽简,二人亦欢。陶公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自然,是净化心灵的良药。于是我曰:“本是泛湖舟,却得世外源。此去辞作官,处处有南山。”
遂回新建县,也学陶公当年把官辞,自寻世外桃源,整日抚琴吟诗,以了此生。
书童陪伴,不知多久,便到一山,见此处风景秀人,因心意至此,便留了下来。看山之时,怎看怎熟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远处又传来了这令人兴奋的声音。
“呵!我与南山这么有缘。”我心里暗自感叹,赋诗曰,“苍松翠柏,绿野原林。与书为伴,自乐其然。不觉之间,又见南山。”
“好个又见南山。”陶公肩扛锄头手持草帽站在不远处笑道,我亦笑。至此,我才知晓,自然为何会令人如痴如醉。
大笔一挥,我已将此文行进至此,才明白为何昔日的他们会隐居。此刻,那句话又回绕在我的耳边。
“又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