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我记忆的深处1000字

2024-06-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我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的老人们都充满笑意。难怪嘛,那天是他们的节日——重阳节。他们怎么会不开心呢?  
  但我对此却不以为然。如果家家户户的老人都和睦相处,快快乐乐地生活,天天像过节一样,那又何必定这个日子呢?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人不关爱自家的老人,所以才定这个节日。就像我家邻居的儿子,父母对他稍有“怠慢”,开口就骂,一次,为了一件小事竟动起手来。我想起这事儿心里就非常气愤。  
  但我正生气地边想边走时,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映如我的眼帘。那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睛流露着痛苦、哀怨的神情,衣服非常破旧,架着双拐,右裤脚空荡荡的。那老人正走着,突然摔了一跤,手、脚和脸都摔破了。饭盒从袋子里掉出来,剩饭菜掉了一地。我看见老人摔到了,赶忙把他扶起来。但老人不愿意,用手使劲把地上的饭菜拾进发和里。这时,许多人看见了,都围过来,议论纷纷。  
  “谁家的老人啊,这么可怜!”  
  “听说是机修厂一户人家的老人,儿媳妇很讨厌这老人,把他赶出来了。”  
  “这老人真可怜啊!”  
  老人听了围观的人说的话,脸涨得通红,手还在不断地拾地上的饭菜。“伯伯,这饭菜不能吃了!”一个中年女人走出人群,对老人说。老人看了看地上的饭菜,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眼眶里含着痛苦的泪水。中年女人又对老人说:“伯伯,摔破了没有?要不要上医院检查一下?”老人默不出声。“还是去看看好。”中年妇女劝道。  
  老人干瘪的嘴唇动了动,哀叹一声。摇了摇头,接着,艰难地弯下腰,又要拾地上的饭。“大爷!”中年妇女焦急地边叫边扶起老人,“这饭不能吃了!”老人慢慢台起头,想说什么……  
  “大爷!”一声洪亮的声音,是一位高大魁梧的青年人,满脸微笑,担承地说:“这是我的包,你拿去吃吧!”说着,把一袋子热腾腾的包子递到老人手中。  
  老人再也控制不住,颤抖地接过包子,青筋暴露的双手紧握住青年,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酸楚、感激的泪,还是幸福的泪?兼而有之吧!因为他受到了不是儿女,却胜过似儿女的陌生人的关怀、帮助。  
  固然有一些不肖子孙,但更多的是敬老爱幼的动人事迹。  
  儿女被父母养大,应该报恩;而社会大家庭养育了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我们难道不应该加倍报答它吗?  
  “丁零,”一声车铃打断了我的思绪,人群已散去。迎着晚霞金辉,我带着重阳喜庆,向家走去。  
  那路上遇到的老人,那张张陌生、亲切的面孔,将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使我看到了光明,坚定了信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