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数学课1600字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数学教学中,我常有这样的感受:在上课中努力做到讲解知识点透彻,教学环节清楚,可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 , 上课没有积极性 , 只是被动的配合教师上课 , 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当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 , 下面常常一片沉默。这样的情景,常常令我们十分尴尬 。

在课余 , 我常常想:什么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学内容为什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 那天性活泼好动的同学哪里去了呢?我仔细观摩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并翻阅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 , 再回味自己上课的点点滴滴,让我对课堂、对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堂课是《有余数除法》,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直接拿出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分一分,学生在算的过程中会发现两类算式:一类是除的尽的,一类是除不尽的,这时,我就出示课题,告诉学生这个除不尽余下来的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有余数的除法”。接下来又自然的通过例子告诉学生带余数的除法的写法,然后进行练习,学生在一片寂静中听完了我的课。

在课后,我就向其他听课老师提出了这样问题:“为什么我的课堂没有一种活跃的学习气氛,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 活跃课堂气氛?”他们给了我一个案例,让我自己慢慢体会 , 再和他讨论 。

案例是一堂北京孙京红老师的《有余数除法》:孙老师先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首先是小组活动,给每组学生一些小棒,请他们搭建自己喜欢的图案,每个图案要相同,直到不够搭建一个完整图案为止。然后,孙老师问:“你能把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这个活动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吗?”学生在思考后 , 有人表示: 13 ÷ 3=4 …… 1 , 13 ÷ 4=3 …… 1 ,孙老师又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写,最后这个数叫什么?”从而将课堂重心转移到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上来 。

看完案例,比较我上的课,我反思了几点:

a、 在教学设计上 , 重视学生感受,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听取其他老师意见时,他们说:“你的教学知识点明确,结构清晰,但课堂要有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设计就要重视学生感受,进到学生心里去。”

从计算到归类,教案的编排上,想当然地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进行,按部就班,把教师个人意愿强加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内心需要。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所教的东西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兴趣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契机和诱因。”兴趣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契机和诱因,孙京红老师的设计,就是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从诱发学生兴趣开始,通过提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使学生受到激励,受到鼓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即教学要努力从学生角度考虑,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来自生理、心理各层面的学习需要和表现欲望,新课改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教材、改进教法上下工夫,提高教学趣味性,增进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从学生的眼中来看待课堂、教材,有意识有系统的深入学生头脑中,从他们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和学习。因此,课堂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能力,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心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头脑的游乐场,用良好的学习动机来促进学生来学习新的知识。

b 、教学过程中,寻找课堂关键突破口,设计教学提问

思维心理学家认为: ”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 ” 孔子更是有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一个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往往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孙老师上课过程中安排的课堂活动本身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自由空间,但这时学生并不能自发的认识到其中蕴涵的数学观念:即根据小棒总数和每个图案需要的小棒数,利用除法可以求出能放多少个相同的完整图案,以及还剩多少根小棒,这时教师就需要加以引导,孙老师在这里是这样引导的:“你能把你们小组这个活动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吗?”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模型与数学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学习内容,在学生 13 ÷ 3=4 …… 1 这样表示的同时,又抓住契机,及时提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写,最后这个数叫什么?”从而在全面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的同时,进行教学,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也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抓住提问契机,成功的课堂提问往往能四两拨千金,通过一个问题来盘活整个课堂。而这一个问题也是整个课堂的精华。抓住这一点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也是课堂的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学生兴奋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问题进行设计,寻找课堂的关键突破口,这样的教学才可以事半功倍,获取课堂的高效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心境,这就要我们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寻找两者沟通点,从关键处寻找突破口,满足儿童内心深入的渴望和需要。

记得以前曾有篇《小马过河》的寓言,寓言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马妈妈给小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对松鼠,老牛的话,小马要自己做出准确判断分析,按自己的认识做事。”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的教学要授道育人,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空间,来满足孩子内心深处的需要,让孩子学会准确对待事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