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的诗人们9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生卒年不详的诗人们  
       曹智  安徽省和县二中高三(9)班  
  我翻着厚重的诗词集,想将它们都映入我的脑海,而不是映入眼帘。  
  我希望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冲击,而不想听一群人永远诉说他们的郁郁不得志。  
  我突然很害怕看到李白,他给我们太多的熟悉,熟悉得让我们感到陌生。于是我决定远离熟悉的陌生,去寻找陌生的熟悉。  
  滑过那一页,映入眼帘的不是黑白相映的七言绝句,而是夏日午后的芭蕉图。有的伸开繁茂的叶子,忽闪着周围的空气,还有的紧紧地蜷缩着。诗人轻轻地走过,看到那不肯张开的小叶子,猜想它定是藏了什么心事,于是吟出了末句“会被东风暗拆看”。诗人钱翊,生卒年不详。这是很冰冷的简介,但我却读出他欣赏芭蕉那一刻的心思。他是恬静的,有情趣地猜想着那株芭蕉,至少,在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属于他,芭蕉透露了他的心思。  
  无法忘记那一个折梅寄思的典故,令人向往。也许我们都希望有人能给我们一个风干的礼物,一个值得牵挂的理由。“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这是一份有意义的礼物。可又是作者生卒年不详,且作品仅存一首。一首能流传千古,一首足矣。我们记得曾经有人在梅园折下一枝江南的梅,寄与远方的友人,告诉他江南安恬静好。纵使你生卒年不详,但你拈花时的微笑我记着。花已代你表明心迹。  
  生卒年不详的还有诗经、《古诗十九首》、乐府民歌,它们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群体的诗歌作者需要署名吗?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描写的是江南采莲的景象。可以想象采莲女子思念的面庞一定与荷花相映红。你瞧,那粉色的荷花不正在笑吗?  
  我们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但现在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夜行的路。一花一草都曾看到他对着花草微笑,对着月亮许愿,对着流水诉说离别的愁苦。  
  无论是诗坛领袖,还是生卒年不详的不出名诗人,我们都能从一花一草中找到你微笑的理由,或者忧愁的因子。  
  明月夜,短松冈,吹着一只冰冷的箫,祭奠一些人走过的路,在有花有草见证的蓊郁的晚上。  
                    指导教师:王久水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