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宋朝大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的后两句诗。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去世于1101年,是因疾病而死。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字和仲,北宋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政治家。擅长书、散文、诗、词、绘画等方面。唐宋八大家之一。家人和自己一块称为“三苏”,其中有苏轼,苏洵,苏辙。他还是北宋的文坛领袖。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话概括而形象的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的事物也非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