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想16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农历二月二十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从节气上看,清明节“时在春分后十五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光,故农谚中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从节日上看,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祭祀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日子。隋以前,寒食节重于清明节。但由于两节相差只有一天,隋以后,两节逐渐合并,成为一节。

寒食禁火,始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后延续成习。清明扫墓,始于秦汉,“编为五礼,永为常式”,成为后来节日的主要内容。此外,清明节还有踏青、郊游、沐浴、插柳、荡秋千等习俗。

在中原和江南地区,清明节是一个重要节日,很受重视。小时候,我在山东,感受很深。老人们一般不叫清明而称寒食。寒食的前几天,就开始做准备。蒸馒头、买供品、打纸钱,孩子们则围着大人要扎秋千,忙的不亦乐乎。寒食当天,不举火,全家吃冷食。小孩子则趁机缠着大人要求买些平时难得一见的饼干、糕点,解解馋。清明节那天,上坟祭祖,添土培坟,插杨柳枝,摆上供品,跪拜磕头。结束后,则郊游踏青,小河里洗脸,打弹子,荡秋千,真是喜乐无极。

从历史上看,古人对清明节也很重视。诗词中常有有关寒食清明的吟咏。只是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情不同,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大不一样。唐朝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最为有名,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不仅抓住了清明节时春雨绵绵,乍暖还寒的特点,表达了游子在外孤独思家的心绪,还用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中田园风光的水墨画图。有人将该诗的标点略作改动,形成了一幕精彩的话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看,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话,典型的话剧。

唐朝另一诗人韩翃的《寒食》也很有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

入五侯家”。寒食本是禁火,皇上却传火给宦官,宦官的权势之大可想而知。这首诗借古讽今,诗味很浓。特别是“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将清明时节的春意传神地表达出来,表现出作者高超的炼字能力。

宋朝的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则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清明是祭祀扫墓的日子。但是,宋人高翥对扫墓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在《清明日对酒》一诗中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娟。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祭祀时悲悲切切,又是供品,又是叩头,晚上回来,嘻笑如旧,欢宴灯前。浇奠的酒水逝者何曾享受?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所以,“死后元知万事空”,莫不如活着时“今朝有酒今朝醉”,“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是一种历经沧桑的洒脱,是洞明世事的成熟。“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娟”二句对仗工整,比兴贴切,历来为后人所传诵。

魏野也是宋朝人,他的《清明》诗则写出了寒门学子的清苦。“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翁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古人有分火与人的习俗。一家钻木取火,分与亲朋好友,以求吉祥。诗人无花无酒,自然没有过节的兴趣,从邻家乞火,点灯读书,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活法,在凄楚中仍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宋史说,魏野“为诗清苦,有唐人风格,多策警句”,信然矣。

明人王磐也有一首词《清江引》写清明,写的很轻松,也很阳光。“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你看,晴空万里艳阳照,草色遥看近却无,年青的书生信马由缰,折柳而行,女子笑脸盈盈,轻荡秋千,是春醉倒,还是人醉倒?抑或是莺花醉倒?好一幅清明游春图。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