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节论6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教师乃人才、栋梁之根本, 之始端。教师立三尺讲台,滔滔若水。传一身之力于学生,尽心尽力,其节岂能拥一人之身。

孔夫子,儒家知识道理之源泉、之鼻祖,其思想、言论、行为都教于世人。其功绩亦不小。编撰《春秋》一书,记史于上。以史明于世人,引之于世人。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亦是当代教育之核心宗旨,恰有当代教育先驱之意味。此乃孔夫子之大纲。

当世教育,秉承孔夫子之遗德。以育人行为,育人精神,育人心为宗。儒家思想传于大众,乃上乘教育之法。

但并不全然,儒家思想亦有缺失之处,有粗略不及细处。以学大知大论为正统,以小学识为无用之粪土。此乃其不足之处。当世教育之法,亦知晓其溢漏之处。然承其精髓,去其糟粕。当世教师也并非“之乎者也”者。当世教师深知教育之大德,重学生思绪及操作之力。就此而言,孔夫子与当世教师实又大不相同。

教师之节就我个人看来,是就广大教师而言,而并非于孔老夫子一人。

从“教师节”字面上可知:教师乃喻之于当代教师,而孔老夫子则称之为先生、夫子。又何以见得他能称得上教师的代表之人呢?

而就当代教师而言也不曾听说能以一人替之全体。所以用孔子之生辰多有不妥之处。

再言于孔子自身,他又是否能为教师之代表呢?是否又

贬低了其身份?我们又何不以其诞辰为纪念,另寻别名可乎?“今日教师言盛意,春华秋实孔子名。何不各为优雅居,世代相传咏乾坤。”

教师,乃伟大一职业。育人奉献,呕心沥血。栉风沐雨满天地,倾情桃李咏苍穹。教师之节,是万万不可以一人之诞辰而定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