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的年味6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小时候,过年就是老妈做的新衣服,新鞋子,老爸做的豆腐,粉条,年味就是腊月23的杀公鸡,腊月24的扫房子,腊月25的蒸馍馍…过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拜年,一家子围着火炉说笑,嗑瓜子,吃糖…

  长大以后,发现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过年的感觉了。新衣服都是店里买的,样式都大同小异,一件好几百,却有种穿校服的感觉,除了颜色有差异,样式都差不多。

  关于吃到的,鸡鸭鱼肉,统统都买,豆腐,粉条都商店买,好像只要是票子能解决的东西,都可以不用动手。就连擦玻璃,打扫家,都可以掏钱用个人去家里收拾家,好像自己只是正常上了一天班,出了点钱,就能让家里焕然一新。

  现在的孩子都不拜年了,家里买的瓜子糖能放到二月都吃不完。孩子们宁愿坐家里玩手机看电视,也不愿出门拜年。大过年的,可似乎多了些比平时都有的清冷。

  最近,大街上宣传喇叭广播着,今年过年不许燃放烟花爆竹了,寂静的大年夜怎么度过,放电炮呗。几百块钱买一个,据说可以放好几年,既不污染空气,又没有满地的红炮纸来污染环境,看似百利而无一害。只是,那丢失的年味,从哪里可以找回?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银行门口已经燃起了火炉,走近一看,才发现就连火炉都成了电的,做个塑料的火炉形状,里面装着小灯泡,看上去依然红红火火的,走近才发现,其实是冷冷清清的。

  时代越来越发达,科技越来越先进。人们都在往前走,往前看,只是回过头来看看,如今这变了样的年味,也让人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的过年!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