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题记
元丰七年六月,鄱阳湖上好风光。滔滔江水似从天之涯奔泻而来,似从地之极喷涌而出,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它卷起万顷波涛,掀起千丈巨澜。渔人出没在风波之间,小心翼翼,鱼儿深游,鸟雀高飞,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江水冲击着岩石,因为岩石挡住了它的去路;岩石兀自岿然不动,嗷叫着击碎了江水的片片鳞甲,发出宽坎镗塔的声音。水光接天之处,一抹斜阳高挂云端,余辉撒满江面,涂红了远山,仰望石钟山,雄壮巍峨,高耸云天。山间雷鸣轰轰,如钟鼓齐作,如银瓶乍破,如铁骑奔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东坡先生临窗望远,陷入沉思——是啊,宇宙多么浩淼无穷,人生百年可谓高寿,但与之相比又何其短暂,简直沧海一粟,人不过是宇宙中的匆匆过客,然而在有限的人生中,又有多少大英雄大豪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惊风雨,泣鬼神。当年,周郎不就是在这里屯兵驻守么?东坡先生拿起酒杯呷了一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东坡先生把目光定格在石钟山的时候,他皱起眉头,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日间,那老禅师是什么意思呢?自己问到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方丈就让一小沙弥从山上找来两块石头,敲打,硿硿作响。这怎么是石钟山得名的理由呢?前朝李渤就是这样推究理由的。要知道,世间石头千奇百怪,但凡不平者则鸣,用斧斤击打不更声效浊重吗?这里的石头与别处的石头本无二致。我笑着摇了摇头,从老方丈的眼神里看出他的某些失望和不满。——难道北魏的郦道元就说的正确吗?水石相互搏击,“微风鼓浪,声如洪钟”云云,果真如此吗?不要说水击石发出钟鸣声,就是水击打钟磬也不能发声阿,郦道元的说法也值得怀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看来,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非自己实际走一走看一看不可。其实,我们作什么事情都应该落到实出,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而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轻信盲从,亦步亦趋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主张。东坡啊东坡,不调查研究就武断行事,难道忘了当年与介甫辩论“吹落黄花满地香”的教训吗?
禅房的门推开了,是苏迈。“父亲,你……” 苏迈欲言又止。“迈儿,什么事?”苏轼回转头。“噢,禅师邀请你今晚共同参研佛理。” 苏迈顿了顿,望着窗外的石钟山,“父亲还想着那件事吗?”“迈儿,你知道我身在红尘中,以居士自况,虔诚理佛。能与高僧参禅讲法实为求之不得,不过,你看这石钟山究竟名之何来呢?前人争论不休,孰是孰非,不能妄下定论,何去何从总该亲自看一看才能明白”“你是说,今夜要实地考察一番?” 苏迈惊愕的看着父亲,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想说,父亲旅途奔波日久,加之年老体弱,难敌江上湿邪,鄱阳湖上浪急风高,滩险流急,父亲哪里吃得消。“父亲,你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还是我替你去吧。” 苏轼沉默不语,他在想这样一个道理:不亲自品尝,怎么知道梨子是酸的还是甜的;不实地游一游,怎么知道水是深的还是浅的;不亲临石钟山踏访一踏访,怎么考查出石钟山得名的真正由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要亲自去石钟山一趟。“迈儿,你去谢绝人家,就说为父江上偶感风寒,恐不能成行……事不宜迟,我们日落之前作好准备夜探石钟山。”
好一派鄱阳湖壮丽风光!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江风猎猎。
好一座壮美而神秘的石钟山,在历史的长河中将又有人来探询它的“庐山真面目”。
…… ……
后记: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苏轼父子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