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1600字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作文训练,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之殚精竭虑的事。成功的作文训练必须建立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深入了解近几年高考作文动向,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二是深入了解高考作文评卷特点,总结评卷老师给高分的带规律性的心理倾向;三是既注重基础训练,又突出重点,努力确保作文得分不低于42分,超过1/2的同学得分过48分(相对我带的班级而言)。 

第一阶段:局部(片断)作文训练

写 人 物 

原则:写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人。 

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人的六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相貌的最特殊的一个特征,二是最能代表一个人身份、地位、个性、修养、职业的一句话,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经常出现和保持的一个动作,四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神态(服装、眼神、表情等),五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六是一个人独有的“个性品质”或“性格表现”。 

典型题例: 

一群放学回家的学生(群像)    一群正在等班车的人(群像) 

聆听琵琶曲的江州司马          《枫桥夜泊》中的张继 

绘 场 景 

直观、生动、形象、鲜活,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是绘场景的真实内涵;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文学形象”则是其素材。其常见方法有: 

(1)运用多种手段,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 

(2)运用移情、摹状、象征等表现手法,使客观景物富有灵性。 

(3)抓住人物、物象瞬间的变形、变态、变色、变情,强化场景描写,增加场景的视觉冲击力。 

原则:一是单刀直入,直接切入场景,行文应力戒大段的叙述,冗长的铺垫,二是场景应诗画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三是描写应设置生动传神的细节,使其成为文章“出彩”之处,四是描写要完整,有始有终,五是场景结尾应有包蕴性,不确定性,应留有较大空间,六是场面既要塑造好群像,又要刻画好个像。 

典型题例: 

课堂上精彩的一瞬    福利彩票摸奖现场一瞥 

阅览室内,一位同学突然闯入    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 

讲 道 理 

“讲道理”是指将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即论证。“讲”指在议论文中,能够将作者的逻辑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要表达出“为什么”与“怎么办”。“为什么”包括“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 

一、把讲道理的过程层次化、具体化 

在“横”的层面上以构筑分论点的方式来展开。所谓“横”就是指事物或观点的不同侧面或不同性质。只有把道理从各个方面讲深讲透,这样文章才能既理足气壮又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梯度感和厚度感就会大为增强。“讲道理”应注意两点:一是分论点必须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展开论述,二是阐述道理要有阶梯性,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先正后反,正反结合,层次分明。这样讲道理层次梯度井然。 

在“纵”的层面上,阐述道理应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主体内容。所谓“纵”指的是“阶段性”“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表现形式。结构上具体表现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两种方法要综合运用。 

二、讲常理与讲哲理相结合,打造文章厚度与质感 

“常理”即一般人所认同的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理”。它包括伦理、亲情、国家民族大义、朋友相处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等。如“人要生存就要讲信用”“人活着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团结就是力量”“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人要谦虚,不骄横”等。有人轻视“常理”,实际上常理使得文章既平易近人、亲和朴实又言之凿凿,令人难以辩驳。 

“哲理”是人对于自身及世界关系最深刻的解读。常见哲理:一是辩证、全面、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绝对与相对,偶然与必然的对立统一,主客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二是历代先哲圣贤的观点,例如孔孟“仁政”思想,荀子“人定胜天”观点,老庄“遵道”“无为”,董仲舒“天人感应”,林则徐“睁眼看世界”。三是人文精神与普世价值观,即指柏拉图、苏格拉底、黑格尔、萨特、孟特斯鸠、罗兰、尼采、卢梭等人的思想,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至今仍引领我们前行。四是富有时代精神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节约社会”等。这些观点的引入,将使文章立论持重,自有一股凛然堂皇的“文气”,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大气感。 

第二阶段:整体训练(2007年12至2008年3月) 

“整体训练”是规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训练,根本原则是规范加特色,它包括思维品质训练、对话交流训练、提升文化含蕴训练、走向生活训练等形式。整体训练应与局部(片断)训练交叉进行,以期形成“滚动”效应。 

一、走近生活 

(一)家庭、校园、社会、网络类作文 

1、激发自己的爱心 

(1)用心体悟自然万物——礼赞生命,歌颂生命 

(2)物我对话——用平等的视角状物或拟人 

2、体察家庭生活 

(1)一笑一颦总关情——亲人与自己 

(2)一茶一饭也有韵——生活小景 

3、感受校园生活 

(1)一扇等待开启的门——走近老师 

(2)同桌的你——走近同学 

4、体验社会生活 

(1)咬一口梨子品味道——我眼中的网络 

(2)激浊扬清——评点时事,激励大志 

(二)走进自然,走进大师,走进艺术 

1、亲近自然 

(1)倾听大地的呼吸——人与万物 

(2)一山一水也性灵——与自然环境对话 

2、走进大师的心灵 

(1)近其人,观其文——走进大师 

(2)走进缤纷的世界——阅读名著 

3、走进艺术 

(1)寻觅我们的历史文化院落——走进古迹 

(2)真美啊,请停留一下——身临画境 

(三)自我,梦想,回归 

(1)唱一支歌给自己——激励肯定自己 

(2)倾听风铃声——学会关心他人 

(3)从祖先心灵里飞来的语言——感悟神奇的文字 

(4)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与武侠小说 

二、走进诗意 

训练量:共三十篇(每篇500-1000字) 

第一种范式:对话倾诉类赏析文章写作技巧 

(一)目的与要求 

以教材中的诗歌为载体,以走进文学大师的心灵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为目的,以描写和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此人、此时、此景、此情”为总要求。 

(二)写作要领 

1、描写以“第一人称”为佳,因为这样可以尽显“对话”和“倾诉”的魅力,再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有我之境”;“第三人称”则易于表现比较散淡、空旷、疏朗、平和的意境和心态,展现“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的平淡,诠释“无我之境”的空灵神韵。 

2、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材料入手,以抒情主人公(诗歌形象或“我”)的内心为描摹重点。学会用“截取”“嫁接”“幻化”“错位”“联想”等方法,将现在的“我”(接受者)和历史时空中的“作者”放置于同一背景下进行“对话”,将“我”的感受和诗歌中的具体“意境”(意象)结合起来,与大师们实现心灵的交流与契合。 

3、文章应遵循三个原则:题目要以诗情洋溢为要,开头要以直切场景为本,结尾应以含蕴见长。 

(三)方法指津 

1、以诗歌的具体意象为依托,通过对具体意象的解读,达成对文学形象与作者内心的审美观照,以洞悉其心境,体味其情感,倾诉其感受,交流其观点。如李白《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中的“鹧鸪”的意象,我们完全可以品味出作者所表达的物是人非及盛衰无常的沧桑感。 

2、经营好“细节”是文章的关键点。“细节”是指事物局部的细微之处。即朱自清先生所说的“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闲作草”和“戏分茶”两个细节,将英雄的落寞与愁怀表现得意象俱足。 

3、“人物心理”是描写的核心与重点。特别是要突出其内心情感的变化、起伏、波澜甚至是内心细微的异动,用以展示其丰满的性格特征。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今日水犹寒”中的“寒”,我们体悟到骆宾王基于现实的深切感受而郁结难申的激愤之情。 

典型题例: 

池塘生春草——《山居秋暝》中的王维 

一曲秋士游子的悲——《登高》中杜甫的形象 

今月曾经照古人——《石头城》中的刘禹锡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做郑笺——《锦瑟》中李商隐形象描写 

第二种范式:评论类文章写作技巧 

(一)目的与要求 

以随笔、诗论和文学评论等为主要形式,以提升审美判断和鉴赏能力为指向。 

(二)写作指津 

1、要本着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原则,从语言、形象、技巧三方面入手,谈深谈透。 

2、切入口要小,从具体诗歌或具体意象入手。 

3、要做到叙议结合,按照叙述-分析-评论来行文。 

典型题例: 

一曲王朝季世的“黍离”悲歌——《扬州慢》反衬手法的运用 

暗风吹雨入心来——《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元稹心理剖白 

“愁”字浓漫天,“苦”字方寸间——《雨霖铃》语言运用例析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书愤》中的陆游 

两处闲愁: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虞美人》中李煜之再回首 

第三阶段:点式训练(2008年4月至5月) 

目的:按照考场作文要求对作文中的缺失进行“个案式”矫正。训练核心是培养考场上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一、常规“撒手锏” 

训练的基本内容:一个好标题,一个好开头,一段精彩的文字,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巧妙的构思,好的过渡与照应。 

(一)拟题训练:原则是“小”“准”“新”,有文化底蕴。 

(二)梳好凤头——写好文章开头的原则 

(三)结尾训练的原则 

二、锻造考场作文“撒手锏” 

原则:用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与阅卷老师进行“高端对话”,可以是一则题记、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段富含哲理的文字、一种新颖的结构方式等。 

(一)考场作文整体结构优化 

考场作文结构优化要点有两个:“通体透光”和“中通外直”。前者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后者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透彻见底。 

1、设置独立在段的段首句或分论点。借鉴《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考场作文的开头、结尾、主体部分都可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加以串联,使其成为一道红线。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的层次呈现给阅卷老师。 

2、设置主旨句。主旨或关键句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从而脉络清晰,成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老师的视觉冲击力。 

(二)考场作文的内容优化 

所谓内容优化,主要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这种优化和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归纳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或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为之动情。 

(作文档网www.zuowenku.net整理)

1、文章层次提升。一是指作文题材的整合、优化、改造、提升。即文章的题材来源要有大气和文化底蕴,要善于在联系自己的同时,联系社会;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引用材料多从时事政治、热点、焦点问题取材;看问题多从辩证发展的方向着眼。二是指作文的思维和内容要多从现实社会出发,将文章的内容从个人自我的层次上升到国家民族,从个人和少数群体上升到集体团体组织的层面上。 

2、梳理文脉。“文脉”指文章行文的思路脉络。文脉主要表现在文章“过渡”句和“衔接”句以及“过渡语段”上。一是纵向思路的过渡与整合。语言标志有“不仅过去···,而且现在也是如此···”“诚然···”“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是横向思路的衔接与整合。语言标志有“其实,不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物己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仅是···更是···”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