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上)18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汉字起源问题,是学术界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两千多年来,学术界不能科学定位原始汉字产生的时间、地点,不知道发明人是谁,不知道发明汉字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技术背景、地理气候生物环境,更不知道原始汉字的品质。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认为文字的形式与创造文字的民族的思想品质相对应,拼音文字对应优秀民族,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对应原始民族“野蛮民族”。如果汉字是象形文字,中华民族就是“劣等民族”。这种观点是偏见的,是错误的,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不接受归不接受,如果我们长期弄不明白汉字起源问题,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就会很被动,在世界各民族面前就缺乏底气。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民族有责任有能力弄明白汉字起源问题。  
  以往的古文字专家错误地认为原始汉字是象形字,是图画文字。在研究活动中,凡是遇到古文字,必在象形上动脑筋,必在图画上“猜谜语”。谜语猜了两千多年,不但没有解决汉字的起源问题,还落入了西方学者“劣等民族”的圈套。此路不通啊!此路不通就走新路,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新路就是理论创新。作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创立了汉字起源学新理论,解决了汉字产生的时间、地点、气候条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技术背景,找到了发明人,基本弄清了汉字的品质、内容、数量等问题。  
  这个新理论就是“汉字发明说”,基本论点是:汉字起源于生殖崇拜文化,发明于阴爻阳爻编码的太极文化,创造于绘画、结绳、契刻、编贝等。汉字启动了人类文明。  
  第一批文字的基本内容根据古文字研究成果和中国古文化的特征确认。  
  伏羲易是两个短横为阴,也称阴爻或阴仪,一个长横为阳,也称阳爻或阳仪。阴阳代表了构成世界的两种基本物质,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爻阳爻交替编码,就成了描绘世界万物的文字。伏羲易诞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前的以泰山为中心的古黄河三角洲,为伏羲氏的原始发明。伏羲易共有文字1024个。  
  归藏易是两个实心圆点为阴,一个空心圆圈为阳。归藏易的内容与伏羲易相同,形式有所创新。归藏易诞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神农氏所创。  
  连山易是一个正角为阴,一个长横为阳。连山易的内容与伏羲易相同,形式有所创新。连山易诞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黄帝族所创。  
  上古三易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融合相互交流的。上古三易是文字,三易混合使用还能创造出新的文字。如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等字就是通过三易混合使用创造出来的。  
  汉字产生在一个特殊时间段里。在自然界方面,距今一万二千年,大理冰期结束。大理冰期以后,全球气温普遍上升,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在大暖期中,气温仍然波动起伏,自然环境也不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是,大暖期中段,亦即七千年至五千年前左右,气温相对稳定,环境良好,可以说是冰期以来最适于人类生存的一个时段。在这个时段中间,距今六千五百年——六千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它特殊就特殊在比前五百年气温高0.6°C,比后五百年高将近2°C;降雨量比前五百年高100毫米,比后五百年高将近200毫米。人类文明就产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文字就诞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段里。  
  文字产生在一个特别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别优越的时间段里。文字的产生也离不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个历史机遇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变革为父系家长制社会。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研究表明,这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成功的。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支持,这个理论就是阴阳变化。理论的传播需要文字载体,这个文字载体就是上古三易。  
  文字产生在一个特殊的地点。这个地点必须具有能启发人进行历史思考和哲学思考的景观,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泰山、黄河、汶水具备这个条件。“登泰山,小天下”,政治家登上泰山,政治抱负将更加壮阔。哲学家登上泰山见到黄河汶水,就仿佛置身于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充满了动感,就会叩问人类从何而来?宇宙从何而来?宇宙的基本物质是什么?同是政治家哲学家发明家的伏羲氏.太昊登上泰山就会发明出一个记载万物的宇宙模型。这个宇宙模型就是伏羲易,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批文字。请问,在距今六千三百年前还有没有可靠的,可以解读的其它文字存在?没有。  
  以上简单介绍了文字产生的特殊的时间段、特殊的地域。这里谈的是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关系。只有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才能产生最优秀的文明。华夏文明就产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的古黄河三角洲,文字就产生在距今六千三百年的古黄河三角洲。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