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谈学习,悟人生14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中国先秦文学的阆苑里,儒家经典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而在这块姹紫嫣红的园圃中,《论语》无疑是最为美丽的一朵奇葩。它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追记。《论语》全书不过二十篇,一万余字。

《论语》通过孔子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教诲,弟子们侃侃而谈的议论,用简洁的文笔记述了“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孔子一生的言行,给后世的中华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中有治国安邦之道,有处世的原则,有做人的道理,有学习的方法……《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教给了我们许多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论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处世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而其中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忠恕”二字。“忠”,是对于积极的人来说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恕”的要求更低一些,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让我明白了:自己有所作为、飞黄腾达时,应该想着尽心尽力去帮助那些无所作为、家里一贫如洗的人和自己一样有所作为,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忠”。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当别人有了过失、犯了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讥讽他或责骂他,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喜欢被别人讥讽或责骂。只要用对待自己的心来对待别人,宽容别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就足够了,已经做到了“恕”。所谓“忠”与“恕”,简单地说就是乐于助人与宽以待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到得、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而且,“忠恕”二字都以心字为底,又说明我们不光口头上要说,要用心去体会,以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和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人,这才真正做到了“忠”和“恕”。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应该交怎样的朋友,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被困惑的问题。在《论语》中,孔子就给出了准确、明了的答案。第一,不能交专门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朋友,而要交正直的朋友。第二,要交诚实的朋友,不能和虚伪的人交朋友。一个正直、诚实的朋友,会在你有困难时给你勇气和力量,在你有过错时及时提出帮助你改正。所以,孔子说,这样的朋友是好朋友。第三,不能交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朋友,而是应该交知识渊博的朋友。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你会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吸取知识的营养,从他的学习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借鉴,从而也成为一个见闻广阔的人。而且,你有了困难,他还会用广博的见闻为你解决。所以,孔子说应该和正直、诚实、知识渊博这三种人交朋友。

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除了做人的道理,《论语》教给我学习的名言也是数不胜数。首先是学习的态度,不但要专心致志,而且得迎难而上、激流勇进,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经历挫折就灰心,而是应该更加勇往直前。而更重要的是要虚心请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他们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以请教别人为耻,要做到“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他人。而对于学习的方法,孔子认为要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但如此,对于那些高难度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反复思考,做到精益求精,千万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孔子还告诉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在于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论语》是中国古典文学长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包含的哲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短地发掘当中的精华,更加深刻地研究其中的文化内涵,积极地实践书中的人生哲理,将儒家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论语》这颗明珠更加璀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