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矛 你也非盾450字

2024-06-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不是矛 你也非盾

关于“自相矛盾”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纠纷,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小到我们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间的争执、吵闹、甚至大打出手,都是由于彼此之间的误会、不理解和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造成的,从而制造了矛盾。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矛盾,那当矛盾出现时,我们如何去化解呢?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吧。

话说清朝的康熙年间,桐城有个叫张英的,在京城里做大官,与桐城的邻居同朝供职。两家的家人因院墙发生了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张母就写信把这件事告诉远在京城里的儿子。张英见到信深感忧虑,于是回复母亲,信里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在看到信后心生感慨,觉得儿子说得对,随及叫家丁们在原先的地界上往后让三尺再建造院墙。邻居也很受感动,让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以后,两家人不但消除了隔阂,还经常走动成了世交,而两家让出来的六尺空地就是有名的“六尺胡同”。

这则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做到和谐共处。毕竟我不是矛,你也非盾。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