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笔怀1300字

2024-07-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木质铅笔

木质铅笔是我最早接触过的笔,在幼儿园时,就开始使用了。顾名思义,木质铅笔的外面是木头,使用时需要用小刀削,笔芯可细可粗,一切都取决于你。虽然练习本的格子很大,不用担心,但还是喜欢让母亲把笔削得尖尖的,看着心里很舒服。在母亲削笔的时候,便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时间在飞扬的铅笔屑中笑过。后来,发现同学的铅笔很好看,很是羡慕,他们告诉我是用卷笔刀弄的。于是,在心里记住了卷笔刀。看着那一枝枝尖尖的有特别花纹的铅笔,卷笔刀理所当然地代替了母亲的“工作”。在卷笔刀欢快地工作的时候,不知母亲是否会感到遗憾。

尖尖的铅笔除了用来教训讨厌的同学,作用并不好,写字时很容易折断画画时有点不太方便。半是不太方便半是绘画老师要求,开始逐渐放弃那尖尖的铅笔,返朴归真。这样,果真好多了,少少的笔都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和感觉。

木质铅笔,一切随自己而改变。

自动铅笔

虽然同为铅笔,但与木质铅笔有着同为原始人的山顶洞人和元谋人的差别。自动铅笔不用小刀来削,直接买铅笔芯就装上就能用,也就炒了漂亮卷笔刀的鱿鱼,还很便宜。自动铅笔的笔芯很细,只有零点几毫米,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同时,每一根笔芯的粗细都很均匀,写出来的字也很工整,且不易折断,各方面都远超木质铅笔。顺理成章、心安理得地取代木质铅笔,只能在某个小小的角落发现它的身影。

自动铅笔,变化由取代垫底。

蓝黑色钢笔

在铅笔使用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改用钢笔。我不太喜欢突然闯进来的钢笔,心情和有了后妈一样,庆幸我还没有。感觉的话,铅笔的随意性更强,钢笔严肃得有点窒息,拘束而有点墨守陈规。或许,钢笔比铅笔更方便,但一旦写错就无法挽回,即使使用修正液,也会留下莫不去的痕迹。用铅笔时涂涂改改习惯了,时常出错,改用钢笔后作业总是不尽如意。

后来去练习硬笔书法,发现自己的字还是蛮漂亮,不是不可救药。看着那一页页工整的钢笔字和豆腐块一样的格子,还有小孩子都喜欢的表扬,我发觉钢笔并不那么讨厌了,甚至有点可爱。喜欢上了蓝黑色的字迹,很符合钢笔的气质,纯蓝会让我愧疚,黑色又太深沉。我在心里认为,用钢笔写出来的是艺术、是杰作,傻傻的想法。随着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增多,我无法保证字迹的质量,看着钢笔字慢慢地堕落,深深的心痛。心中的神被玷污了。用久了,钢笔会漏墨水,染上手指,如同字迹在我手上留下淡痕。

钢笔,精神的支柱是不能倒下的。

红色中性笔

如同黄色在古代是皇帝的专用色,红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老师权威的体现。但是在小学,老师也时不时让我们学生来批改试卷,我们用老师的红钢笔。在小学,帮老师批改试卷是一种骄傲,是一种荣耀,是老师信任的证明。当时,我们的喜恶是和老师紧密相关的。不过,我不喜欢太贴近老师,很累,很不轻松,但是偏偏都会有我。我当时很听话,几乎惟命是从,老师都喜欢这种孩子,却不知道这才是不正常。麻烦的差事,总会找我。上初中,人人都必备红笔,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红色中性笔。我很庆幸。老师让我们用红笔批阅自己的作业,在错误处做记号并修改,偶尔,也会让我们和同学交换批改试卷。红笔,只是一只笔了,没再肩负着什么。

红色中性笔,记录老师和学生。

习惯,用木质铅笔在纸上涂鸦;用自动铅笔写下心情随笔;用蓝黑色钢笔认真写出文字;用红色中性笔划出自己的弱点。

习惯,在空空的笔袋里装上各种笔,在杂乱的书桌上堆满各式笔,这仅仅是一种小小的纤细的情怀。

习惯,慢慢地用心去体会笔下的痕迹和情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