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业叫妈妈16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06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对三岁的女儿说:“宝贝,妈妈要和爸爸一起到上海打工了,给你赚钱上学!”这一天,母女两人第一次分别,而这一别长达两年,却给女儿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害。这位母亲就是我,我1978年出生在湖北黄石。2000年春天,我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与报社首席记者张斌相恋,2002年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03年10月29日晚上11时13分,我的女儿降生了。我给女儿取名为张宁馨,宁馨儿释义为“上帝赐予的天使”。

2005年冬天,上海一家国家级财经类杂志社向老公伸出了橄榄枝,职位副总编。老公心动了,奔赴上海。半年后,老公打来电话,让我去上海陪他。

第二天,女儿被送到了老公的弟弟家。我趁着女儿和弟弟的孩子玩耍时,偷偷地溜走,消失在女儿的视线里。

我到上海一家传媒集团面试后,被顺利的录用了,成了《财富人物》杂志执行总编,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和女儿打电话成为我每周的必修课。一次通完电话后,我写下了这样一首歌《妈妈几时回家———谨以此歌献给5800万留守儿童》:妈妈,妈妈,你几时回家/我不敢回答/我怎能欺骗小小的她/打工的爸妈远在天涯/蜷在出租屋的沙发/电话没挂下/声音已经沙哑//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难道是娃娃不听话/幼儿园老师长得不像妈妈/我要用奖励的大红花/换个大南瓜/让灰姑娘驾着它/一起去找妈妈……

2007年秋季开学时,女儿的班主任给我发来短信:“张宁馨上课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点她回答问题,她老是不吭声。”我一愣,女儿不是一向很活泼吗?我打电话和婆婆聊了很久。自从我们离开后,女儿就像变了一个人。

每一次做作业,她会问奶奶“我做完作业,妈妈会回来吗?”开始婆婆哄着她,她信以为真,飞快地做完作业,站在楼梯口,期盼着妈妈熟悉的脚步声。奶奶唤她来吃饭,她说:“要给妈妈留一口,妈妈最爱吃红烧肉。”

一次次失落后,女儿变了,她越来越自闭。

我的绝望在得知这一切的那一刻爆发了,和老公轰轰烈烈地吵了一架。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吃饭。

让“星星的孩子”走出自闭

2008年春节,我们从上海回来。我推开大门,大叫着“馨儿宝贝,妈妈回来了”,女儿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飞奔扑过来。她一声不吭,身体蜷缩在桌子底下,看到我的眼神没有欣喜,却是惊恐的。我蹲下来久久地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一遍遍地说“别怕,妈妈回来了,再也不会离开了”。

那一刻,我的心下了一场无声的雨。这还是我那个无忧无虑的女儿吗?

再次回到上海,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辞职。我没有去找工作,因为我已有了一份全世界最光荣、最神圣的职业———那就是母亲。

2008年3月,我们举家迁到武汉,老公回到了武汉的一家媒体当编辑,单位分了职工宿舍。

女儿来到武汉后,成为我的小尾巴,她不合群,从不主动和别人打交道,我知道女儿是得了自闭症,自闭儿是一群星星的孩子,他们很少会笑。

这可是个大问题,我跑到武汉中南医院咨询了专家。一位姓李的专家说,这种病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只有不断纠正小孩的生活习惯和给予更多的关爱,病情可能会有所好转。我不相信我的女儿不可治愈,自闭症无可救药。心病还需心药医,父母就是她最好的药引,我相信爱能改变一切。

不久,我给女儿在武汉樱花双语幼儿园报了名。第一天上学,老师反映,女儿不合群,点她回答问题也一问三不知。

女儿回家后仍不开口说话,我给她买了一个会发音的布娃娃,这个布娃娃一碰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并会亲切地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等简单的问候语。听到布娃娃“咯咯”的笑声,女儿小脸慢慢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最大的担忧就是女儿不合群,从那天起,我就狠下心,每天让女儿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上学,幼儿园就在我所住的小区内。我知道这对一个四岁半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勉强。送她下楼后,我假装去菜市场,跟在她身后,起先,女儿的神色是无助的,总是回过头来张望。慢慢地,没指望了,她只好一个人往学校的方向走着,在路上总会碰到同学,家长便问:“谁送你上学,你怎么一个人。”女儿用我教给她的话小声回应着:“妈妈说,我长大了,可以自己上学。”女儿走进了教室,我尾随在身后,她正在和班上的小伙伴说话。

就这样,女儿成了孩子王,她越来越合群,虽然与小朋友们打得火热,女儿还是怕与生人说话。一次带女儿外出买菜,菜场旁边一快餐厅正开业,派发人员塞给女儿几张打折券。我对领班说,想让女儿免费帮他们发传单。领班笑着说:“这么小的小朋友发传单行吗?”我说服领班给了我们一沓传单,拉着女儿让她观察其他派发员的举动。我把所有的宣传单都给了女儿,把她推向孩子堆。女儿愣愣地不敢开口,我只好给女儿做了几次示范,每次都抓着女儿的手递给别人传单,提醒她说“谢谢”。不到半个小时,百余份打折券就发完了。

在我的带动下,女儿开始慢慢地合群了,与陌生人都能聊上两句,尽管才5岁,上街购物、买菜,已学会和商贩讨价还价了。

妈妈的微笑魔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走出自闭症的女儿优秀起来?我问女儿长大了想干什么,女儿眨着大眼睛说:“我长大了要当幼儿园的老师,可以教小朋友们跳舞、绘画、做手工。”一个周末,我带女儿到动物园看孔雀开屏,女儿兴奋地大叫。在回来的路上,我为其买了一件孔雀服,并为女儿报了一个舞蹈兴趣班。女儿对音乐和舞蹈很有天赋,在我们掌声的鼓励下,女儿能识谱起舞,每天拉着爸爸说:“我今天又想了几个新动作,跳给你看看。”

女儿的聪明可爱也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有一次,女儿在床上翻跟头、倒立。我问女儿:“你干吗一个劲儿翻跟头?”女儿撅着小嘴说:“我刚喝了农夫果园……我喝之前忘了把果汁摇匀。”我很疑惑,原来女儿看到电视上的农夫果园广告:“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

我把女儿一点一滴的进步记录在博客当中,没想到博客的点击率一下飙升到近百万人次。2009年年底,我意外地接到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打来的电话:“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你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很不错,歌曲《妈妈几时回家》写得很好,我们想把它作为会歌,在全国推广。”一次,我和老公带女儿到动物园去玩,动物园内一大群人在看猴子。女儿拉着我的手歪着脑袋问:“妈妈,人真是从猴子变来的吗?”我说:“是的,宝贝。”女儿若有所思地说:“哦,怪不得现在猴子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

我把这些生活中的趣事都改编成了手印画四格漫画,2008年4月,她创作的《美丽的孔雀》荣获“成长的足迹?全国少儿美术大赛”金奖。2009年4月,女儿在幼儿园开办了画展,自创的用废旧牙刷和梳子制作的喷洒画《雪花》、吹画《枯藤老树昏鸦》、棉签画《小蜻蜓》……一幅幅童趣的画作跃然纸上。后来,女儿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地爱上了手工制作。

作为母亲,我很骄傲。我儿时的舞蹈梦、画家梦、作家梦在女儿的身上延续。如今,女儿最得意的就是每个月到报摊找我的名字,20万字的自传小说《神记侠侣》近日也被出版商签约。

2010年元旦,我和女儿一起用手指作画,共同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手印画四格漫画,目前在《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报刊上连载,女儿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龄最小的漫画家。妈妈这个职业也成就了我,女儿成了我创作的源泉。女儿的画作被北京新星出版社看中,这本由我们母女共同创作的图书《有一种职业叫妈妈》近日上市,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与女儿讲故事、编故事,我们携手创作的美绘本童话故事集《宁馨儿寓言》被多家出版社看中。女儿也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她成了星光贝贝儿童影楼全国连锁的专职小模特儿,有多家幼教和少儿服装品牌找女儿代言。

如今,我们在武汉东湖之畔买了新房,女儿说要把一件件手工作品都搬到新房展览:“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是大幸福,我是小幸福。我们终于有家了!”

母爱是万能的,当初的那个决定改变了我和女儿一生的人生轨迹。培养女儿的过程充实了我的生活,成为我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天使,是降临凡间的精灵,需要爸爸妈妈用爱为他们插上翅膀,让他们自由翱翔。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