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幼仪遇上徐志摩8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新文化运动时的上海,交杂着两股强大的文化力量,一种是固守传统的封建礼数,另一种是改革创新的新兴文化。

就在这样的上海,因封建的包办婚姻,张幼仪与徐志摩走到了一起。

张幼仪是何许人也,或许现在大多数人不慎了解。但换做当时,可能老一辈的人会知道她。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家中很是富有,有房有车有公司。嫁给徐志摩后,她不曾使过大小姐脾气,颇为贤惠的在家中相夫教子。

而徐志摩并不如此。众所周知,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生来便是一个不甘受封建礼数束缚的人。更因为如此,婚后他对张幼仪十分冷淡。或许在他看来,张幼仪是一个不会反抗的玩偶,听从家人的安排,嫁到一个陌生人家,她也不会拒绝。即便张幼仪相夫教子,做尽了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本分,他依旧不喜欢张幼仪。因此,为了逃离这个家、这个令人难熬的地方,他毅然前往英国留学,毫不犹豫。

或许他不知道,张幼仪不是不反抗,只是不希望。在她眼里,徐志摩是那样热情无私、活泼风趣的人,即便对她冷漠也好,不在意也罢。徐志摩依旧是她的神,就宛如她心中的自由的翅膀,通过徐志摩来舒展、翱翔。是他的风趣、他的热情、他的随性、他的革新,深深的吸引了张幼仪的心,无力转移,不想放弃。——即使,被他抛弃。

在英国留学的日子,无疑是启迪徐志摩创作新诗的关键时刻。但也是在那段日子里,徐志摩遇上了这辈子都无法得到的憧憬——林徽因。

林徽因是一个显然不同于张幼仪的女子,她有才华、她年轻美丽,这样的林徽因深深的吸引了徐志摩。为了自己眼中完美的背影,徐志摩又毅然回国,却是为了离婚。

林徽因只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徐志摩心中压抑已久的、渴望的自由。

回国后,他毫不犹豫地与张幼仪协议离婚,带着他所热爱的自由潇洒地走出张幼仪的世界。他甚至在报纸上,这么对张幼仪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而张幼仪呢,那个一味接受的女子,带着他们的孩子,默默接受着外界的议论与喧嚣。她在已然离婚后,依旧侍奉着徐志摩的父母;她在已然离婚后,坚持抚养他们的孩子长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