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乞丐成为一种职业1400字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记忆中小时候,家乡人习称乞讨的路人为“要饭的”。我曾猜想:他们应当为附近不曾相识的农民吧,不知什么原因家道中落、食不裹腹,不得已才走村穿巷、挨家挨户乞讨为生的。每次,他们走到别人门前主人给予的东西不尽相同——一碗米、一个馒头、一角钱、一块钱或是一顿饭等等。人的怜悯之心本是与生俱来的,再加上乡村人的淳朴之情,因此,对于乞讨的路人,就算生活再拮据的家庭也情愿给一些东西的。虽然那些东西在如今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爱心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他们无条件索求,一天过后,讨的东西虽能养家糊口,但我一直认为不是被逼无奈,很少会有人这样做的。可是,事实证明是我太年轻了。“乞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蔚然成风了。

上中学的时候,常常在离上晚自习还有几十分钟的时候,突然闯进个乞讨者——有时是黝黑精瘦的少年,有时是满脸沟壑的老者。但无论是谁,往往人先跪在讲台上,带着似哭非哭的声调,讲着自家似真非真的境遇。旧时代的奴性仍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一幕幕上演,我不知这是世界的进步还是倒退。那纯情的学生竟多为他的悲痛之情所感染,单纯的相信了他的眼泪并为之动容,于是做出相应的行动,一元,两元,甚是十元就成了这个悲天抢地者的囊中之物了。我想这些人在收钱时的内心一定如发生海啸一般澎湃不息。曾有次,一同学想给一元钱,苦于没零钱,从口袋抽出的五元被那斯连声谢着“接走”。结果导致那同学两顿以方便面充饥。对此,我无话可说。

随着年龄的与日俱增,我遇到了越来越多的乞丐,他们打扮的形成各异,却都丑陋无比;他们讲述自己不同的遭遇,却有共同的目的。难道书里的庄子,在物质贫乏甚至温饱难保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抵制世俗权势媒聘的诱惑,而洁身自好的可贵精神在如今的年代都成了天方夜谭了吗?活在这个年代,我感到整个世界形同一个冰窖,死亡般的氛围让人不寒而栗,人们仿佛只有看到金钱脸上才会出现血气。

去年一个周末,到市中心办事时路上看到一蓬头垢面的老妇正跪在热闹非凡的超市门口,边磕头边哭诉,乞求路人有所表示。若是单用这一伎俩,我想给钱的人不会太多,但很“难能可贵”的是她在身边放了一个露着小脸正恬静地做着美梦的婴儿。我不知道她们的关系,但是却发现有个这个婴儿后,老妇的悲伤情怀的确增添不少,也因此赚取了更多的同情心。今年我又经过那里,凑巧遇到那老妇正在“上班”而身边睡的换成了老汉,我想这铁定是她老伴了,因为这行应该还不会有合伙的。更让人惊讶的是旁边多了个拉二胡的中年人,双眼微闭,装着“盲人”(别人给硬币、纸币他都能“听”见),边拉边唱,哀怨的调子确实夺人心神。或许中年人是抢生意的;或许这三个人是一家的;又或许……

我不想去猜测她们之间有无瓜葛,我不想去猜测她们家中是否有如老妇沙哑的嗓音和二胡沉郁的调子那般悲惨。虽然我每次遇到这样那样可悲的人都无动于衷,但我并不是泯灭了人性的行尸走肉,我只是不希望人类的圣洁之处,也被人类看中利用,尽管我的施舍是那么绵薄、不足挂齿。也许碰见的那些衣衫褴褛的人群中,有些是真的无路可走才丢下了无价的尊严来换取廉价的施舍。我祈祷他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并原谅我的薄情寡义,只为阻止那些腐朽之气不再如细菌一般蔓延在这美好的人间。

后记:当我见识过各种乞丐的穷酸装扮,听过各种乞丐的致富之路后,我本想以调侃的语气来讲述这个逐渐兴起的行业。但我一想到仍有人在利用人性牟取金钱,并为此津津乐道、大言不惭,我就兴尽悲来,又怎能笑的出。当我们真正无路可走时,或许已没有必要再去学庄子做拖着尾自由自在地在泥里爬行的乌龟,但也不至于厚颜无耻地把乞丐当成一种职业吧。那些劳苦大众哟!做人当自强。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