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写作导引16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小引]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限制性较强的话题作文。写作前须认真审清题意:所谓“生活中的方西瓜”,即“生活中的新事物”;再考虑到话题材料以及提示语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本题其实是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生事物”。所以作文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之类。如果把文章主旨确立为“提倡勇于实践,锐意创新”,那就是把话题理解成了“种出方西瓜”,没有切中题意;如果把文旨确定为“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选择真实,杜绝自欺”等,就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一般只能按三类卷评分。
本题以议论文较为好写,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结合典型事例展开分析。当然,本题也可写成叙事类的文章,构思时可注意用好对比手法,通过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认识。
参考拟题:1、别让双眼老去2、收起你惊讶的眼光3、新事物 新观念4、别说不可能。
[例文]
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单晓天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形西瓜”呢?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
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杨振宁、李政道具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因而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的设想,而吴健雄更是因为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从而善待了他们的看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同样的道理,纳什有着对亚当·斯密说“不”的勇气,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博奕理论;而纳什的导师更是因为有容许别人对权威说“不”的精神,才会被世人所称赏。
其次,善待生活中的“方形西瓜”,还需要有广阔的胸襟,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每一句话的权利。”不打击、不排挤,百花齐放,才是生命花园最美丽的状态。牛顿对于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微积分学说的盲目排斥,造成了英伦大地三个世纪数学的落后,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所宣传的反科学的东西,我们理应用锐利的双眼看破它华美的外衣。
善待生命中的“方西瓜”吧!这会使科学发展得更迅猛,会使世界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点评]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点题,鲜明地亮出了中心论点;接下来先从“为什么”的角度,阐明“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的理由和必要性;然后深入一步,从“怎么样”的角度分两层进行剖析;最后辩证地指出“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并收束全篇,照应开头。
综观全文,事例典型,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简明,确是一篇有理有据的佳作。
把自由还给鸟笼(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吴芳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台湾)非马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家里,放着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巴尔扎克对此的解释是:只要我发挥想象力,那么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就能装满书架。确实,这位大文豪以大胆的想象著称,他创作时从不用参阅资料,因为一切尽在他的头脑中。
然而,反观当今社会人情百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想象力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不少 人甚至经常质疑、排斥甚至竭力诋毁新生事物。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仅折断了翅膀,还戴上了有色眼镜,很多的景象,被蒙上了固有的色彩。我们的思想就像一只鸟笼,里面装了一只鸟,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只鸟的羽毛、身材和叫声。殊不知,天空何其深邃,宇宙何其广袤,哪怕只是在一片小小的树林里,也会有成千上万只不同的鸟儿,它们有着千姿百态,它们有着万千啼啭!但我们思维的笼门紧闭,一旦有另外一只外形稍异的鸟儿出现,便不由分说地将它排斥在外,任它执著地以头抢笼,任它娇嫩的歌喉啼出血来。而那笼中之鸟,却还在得意地望着笼外的同类!
然而,人类社会毕竟是一个充满着涌动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的社会。综观古今,始终不乏为冲破思想的牢笼
,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以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哥白尼为解除神的枷锁被处以极刑,布鲁诺为追求“太阳”的奥秘而在烈火中永生……他们被当时的人所鄙夷、唾弃,却被后世的人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纪功壁上;他们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把全新的观念带给了人类;他们以自己敞开的鸟笼直面无数紧锁的鸟笼,却终于用自由的信念打开了千千万万的鸟笼,放飞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思想。
朋友,假如有一天,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方西瓜,你会是什么反应呢?惊讶,不屑,或是鄙夷?那么你就错了。世界上没有一条定律规定西瓜必须是圆的,更没有一条法规限定方形的西瓜应遭到怀疑。你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进而以你的智慧与想象,去创造三角形的西瓜、菱形的西瓜,乃至五角的西瓜——只要有这个必要!
别再坚守原有的那一只鸟儿了,轻轻打开你的鸟笼,你会发现,全世界的鸟儿都会为你歌唱!
[点评]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议论性散文。作者对话题认识深透,精心撷取出“打开鸟笼的门”这一意象,深切地表达了对于突破藩篱、接受新生事物的呼唤。语言凝练洒脱,行文一气呵成。
当然,文章在用例及个别语句的表达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作为一篇考场限时作文,已属不可多得。
当圆西瓜遭遇方西瓜(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沈艳
当圆西瓜遭遇方西瓜,惯性思维被这突如其来的新东西碰撞得冒出无数火花,接受还是排斥,便成了莎士比亚笔下丹麦王子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
21世纪的新人类理应张开臂膀,接受这个方西瓜以及方西瓜之类的新事物,让那些顽固者抱着“圆西瓜”在时代的洪流中慢慢沉沦吧。
时代发展如滚滚车轮,无数新事物便在这前进中应运而生。它们如春天萌发的新芽,如朝阳射出的光辉,如呱呱坠地的婴孩,将本就五颜六色的生活映射得更加缤纷夺目。还记得那个首尝西红柿的人吗?要知道,那红得醒目的果实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夺人性命的禁果,可现在谁还会觉得它正闪现着害人的光亮呢?事实是,它早已被我们接受,成了世界各地餐桌上美味的佳品。
在春天抽芽的不止是青草,还有我们的思想;在春天含苞的不止是花朵,还有我们的认识。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春天里,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思想也要紧紧跟随着它们向前发展。
千万不要做拒绝进步的人,因为这样的拒绝只能是徒劳。在你闭目的时候,潮流如光线映入你的眼帘;在你掩耳的时候,潮流如声波穿过你的指间……拒绝这一切新事物,意味着你已拒绝了生命。而一旦选择了抗拒,那么就不要奢求别人为你的失败扼腕叹息,也不要妄想身后会树起垂世的丰碑,等待你的将只是一串充满讥讽意味的笑声。
据报道,在美国有过这样一个村落,村里的男女一律身着黑衣,他们出门坐马车,晚上点柴火——在这个村里没有电灯、电线以及一切文明社会的产物。他们甘于这种生活也乐于这种生活,与先进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拒绝一切新事物,死守着自古以来的所有旧规矩。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个村落人口逐渐减少,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了。与此类似的令人痛心的悲剧,至今仍在上演,它对我们这些生活在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穿跟不上潮流的衣服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想跟不上潮流。因此,当圆西瓜遭遇方西瓜时,便引发了人们思想深处一连串的反响。但愿面对生活中的一个个方西瓜,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正确的态度。
[点评]
沈艳同学在吃透话题精神的基础上,以流畅的文笔,阐明了我们应勇于接受新事物的见解。整篇文章观点鲜明,例证得当,在正反对比论证中强化了说理的力度。文中不少语句有意蕴,耐人咀嚼,显示了作者不俗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不足之处是行文的思路尚欠严密、清晰,另外,在段落间的过渡上也可进一步推敲。
包容的价值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傅振祥
你见过方形的西瓜吗?你见过有翅膀的鱼吗?你见过会动的植物吗?你见过两个头的蛇吗?你见过……
“不可能!”或许你会这么说。是呀,这就是人,总是忠实于自己的常识,忠实于那一个个在脑海里已经被奉为真理的常识,所以我们否认,我们排斥,我们拒绝那一切与常识相悖,但的的确确存在的事实。但就在这一次次的否认、拒绝和排斥中,我们丧失了多少进步的机会呀!
回望人类发展史,当一个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遭受的几乎是同样的命运——怀疑和拒绝。当第一艘蒸汽船下水之时,人们讥笑说:“这东西肯定动不了。”当第一辆火车登上铁轨时,人们讽刺它:“这肯定还跑不过骡子。”当第一架飞机驶上天际之前,人们同样怀疑:“人怎么可能飞上天呢?”但事实却一次次地向人们证明着,这一件件有悖常理的事物真实地存在着。于是乎人们开始接纳它们,但不少人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遇到了新生事物还是拒绝再拒绝。可悲呀,这一次次地拒绝,延缓了多少文明的进程啊!试想,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际,如果人们能够冷静看待它,容纳它,说不定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就能够加快许多;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时,如果人们早日发现它的意义,不把它讥为无稽之谈,那么人类对于时空的理解,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可能早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瓦特第一次发明蒸汽机时,要是人们马上就能容纳它,充分认识它的价值,那么工业化的进程可能已迈入了新纪元。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很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但至少我们在心态上应该包容它,不带任何偏见地去了解它、认识它,进而再以人类聪明的头脑去判断它的好与坏。而不是一开始就在脑海中给它判了死刑,然后再用一双藏在有色眼镜后面的眼睛去挑剔它,否决它。
在这新世纪之初,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要以一颗包容之心去看待一切新鲜的事物,不让进步的机会轻易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发展得更快也更好!
“方西瓜”——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周晨
当一个充满了圆西瓜的世界里,偶尔出现一只方西瓜,人们的反应自然十分强烈,有人将其当作另类,嗤之以鼻;也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竭力将其扼杀。难道人类的心胸就这么狭窄,对新事物一点包容心也没有?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小小的方西瓜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记得20多年前那一个普通的夜晚,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户农家,村民们写下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字据。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在走资本主义路线,是要坐牢的。但就是这一张小小的字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改革开放深入人心的今天,有谁还会认为“分田到户”是走资本主义的路线呢?恰恰相反,人们对此赞赏有加,并且能随口说出一大堆的好处来。
方西瓜看起来另类,并不是它本身另类,而是人们在思想上觉得它另类。假设,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是方的,那么,我们看见方西瓜时就会习以为常,而对圆西瓜就会不大自在。这样看来,需要改变的不是方西瓜,而是我们保守的思想。
商汤曾在自己的浴具上刻下这样一段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正是在这与时俱进的思想下,励精图治,最后推翻了夏王朝。
一个小小的方西瓜,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新的世界观又进一步去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使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功——真可谓“小球推动大球”。
既然方西瓜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我们不应该在心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然后以这种思维去判断事物:符合的,我们接受;不符合的,就完全排斥。其实,世上哪有绝对的真理。如果我们一味地死抱旧俗,怎么能有所进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方西瓜若对我有利,便应为我所用。
在改革开放已20多年的今天,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陈旧的思想风俗,而对一些新的、好的风尚却迟迟不愿接受。方西瓜放在面前,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放在面前,许多人拒绝了。社会改革,观念先行,只有我们的思想与时俱进,我们的祖国才能与日俱新。
[拓展训练]
题目一 我是……
阅读下面这首短诗,按要求作文。
我是……
山羊说:“我是哲学家。”
袋鼠说:“我是拳王。”
斑马说:“我是健康活泼的英国皇家水兵。”
狮子说:“我是狮子。”
请你根据这首诗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提示]
这首诗的意思是:真正的强者不需要借别人以自重,不需要借身外之物来装饰自己,他敢于说:我就是我。
在现实生活中,像山羊、袋鼠、斑马这样的人和事是很多的,比如:把苏州称为东方的威尼斯,把X X酒称为中国的XO,说X X人是X X人的儿子;穿着打扮上要穿张曼玉旗袍,剃刘德华头;在名片上印上一大溜各色各样的头衔,等等。写作时既可以记叙诸如此类的人和事,也可以对此类现象进行评论。
题目二 毛毛虫的悲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
虫们还不停地坚韧地围着花盆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毛毛虫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
尽而死去。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稍微与众不同,偏离这个圆圈,就会发现花盆周围的松针,从而避免死亡的命运。
毛毛虫的悲剧对你有什么启示,引发你哪些类似的联想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提示]
写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在七天七夜里,只要有一只毛毛虫稍稍与众不同,立刻就可以找到身边的松针,就可以避免死亡的命运,但它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不屈不挠的七天
七夜后,最终还是集体走向了死亡,这就是毛毛虫的悲哀,这是可怕的盲从、可怕的从众
心理在作怪。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努力、拼搏与获得成功之间,只能是南辕北辙。
话题作文写法灵活,体裁不限,所以本题除了写成一般的议论文外,还可以联系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或者编述故事,针砭人情世相,只要紧紧扣住“盲从心理的危害”这一主旨即可,至于用不用话题材料,没有关系。
题目三 解读雁阵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有关科学实验证实,在雁阵飞行时,当第一只雁展翅拍打时,其他的雁即刻循序渐进,整个雁群依次顺着固定的队形飞升、翱翔。这是雁群独特的“团队操作”。
当领头雁疲倦时,它会自动退居到侧翼,由另一只雁接替领队。而且,飞行在最后的两只雁会不约而同地有节律地发出叫声,和前面的同伴及头雁保持沟通和联系。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某只雁生病或受伤,不得不离队时,必定有两只雁自行留下来,陪伴它,给它帮助和护理。它俩将与病(伤)雁患难与共,直到它康复或死去……
解读雁阵,一如解读社会和人生。请你以“解读雁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提示]
写此题首先要把握话题的内涵,所谓“解读雁阵,一如解读社会和人生”,主要是指大雁之间有一种可贵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有组织、有纪律,团结、互相支持,对同伴的关心、无私,大家患难与共,等等。
本题如果写记叙文,要扣住话题,按生活的逻辑来演绎情节、刻画人物,自然贴切地把话题材料的意义和道理传达给读者。参考拟题:1、雁之悟2、悲壮的生命。
写议论文,可以选用新颖的论据,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证,要注意论据是否切题。多国科学家合作破解人类生命基因工程,蚁球漂“海”,悉尼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通力夺得男团冠军等,均在切题之列。参考拟题:1、“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2、“TeamWork”(“团队精神”)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