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归来不看园10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随园归来不看园  
  诗有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奇观美景去过的人都难以忘怀。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的铁骨峥嵘,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甚至是雪花纷飞处银妆素裹的圣洁,都让人陶醉。可是如果你问我:黄山是不是最美?我会悄悄告诉你:江南的烟雨更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说得就是这江南的美,这份沉淀在生命中难以割舍的记忆与情怀。  
  生在江南、身在北京的我是幸运的,刺骨冰凉的北风没有把人吹垮,反而让我越发清醒与坚强。辽阔浑厚的北方土地孕育的是大气与宽广的胸襟、是勇往直前、无坚不催的斗志。正是这份胸襟与斗志让我不再做蒲公英一般的女子,终于踏踏实实在北京扎下了根。只有漂泊过,你才会懂得港湾的珍贵,只有流浪的游子,才能体会家的温暖。家,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爱与温暖的襁褓,是每一个生命在这世间停留过的痕迹。这样的家,值得用一生去追求、呵护和守候。  
  在北京的家应当是温润的、是隐逸的、如同江南的山水一般。这是江南儿女的梦,也是所有渴望温暖抚慰的游子的梦。怀揣着这样的梦,看到随园的一刹那,忍不住地欢喜!  
  公寓的售楼处是"江南的",屋前种了矮矮的南方灌木,掩映着朱红的门廊,粉墙黛瓦浸透着茵茵秀气。苏派建筑其实是"大气"的,这"大气"不在于房子的规模和高度,不在于严谨到令人生畏的对称格局,而是用无处不再的精致唯美,放眼过去的写意山水,洗涤世俗之人的灵魂,让你远离红尘俗事的烦扰,在一禅一座中、一花一草中领悟天地与人生的真谛。这样的气质和格局难道不是大气的么?  
  最大气的境界莫过于"天人合一,物我相忘"了吧!这样的意境必然要求建筑融入自然本身,强调建筑本身也要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人工营造的景观也要讲究自然、生动,不矫揉造作。就像随园里面的垂柳。"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长在浙江的唐代诗人贺知章这样形容垂柳。君不知,江南之外的北京昌平,这万条的绿丝绦正是北国风光中最浓重的一笔。白的墙、红的瓦,被包围在厚重的绿色之中。房子不是唯一的主角,也不是突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怪物,而是风景画中的一点,这悠悠山水中的一处。  
  "梦里寻他千百度,懵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置身随园,恍惚回到记忆中的江南。迎面的绿树垂柳,一眼看不穿的楼台亭阁。一眼不能看穿是肯定,那才是江南的园子。曲径能通幽,唯有曲曲折折的小道才能让你停下匆忙的脚步,在柳暗花明处细细品味。  
  累了,有空再接着写。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