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500字

2025-01-2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2000年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强调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考试命题提出了“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倾向性意见。如何贯彻落实新大纲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营造氛围,追求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为此,教师教学时必须转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刻板做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信任,把学生当作交流、合作的伙伴对待,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保护学生好奇心,支持他们发表不同意见,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展开活动,时时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敢问、敢说、敢想。同时因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或见解得到积极的评价和帮助而乐于创造。为此,我在教学中提倡五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有分歧允许争论;老师有错误允许提意见,允许“打破沙锅问到底”。相反,学生如果总是怕出错,怕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怕老师批评,怕同学笑话,缺乏宽松、自由的心境,就没有了学习的激情、愿望,怎能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了。

二、鼓励质疑,发展创新。

“应试教育”中“满堂灌”、“注入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思考、想象、创新,也不需要学生质疑,不允许提出不同见解,只要掌握所谓的标准答案就可以了,这种观念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疑难问题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时,有的同学提出“梦里寻师”的最后一句“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应放在文章的结尾,文意才顺畅;在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赞美新装时说“我十分满意!”,有同学建议改成“我十二分的满意”更富于夸张和幽默的效果;在教学峻青的名篇《海滨仲夏夜》一课时有的同学认为文中几次出现“软绵绵的沙滩”、“凉爽的海风”显得单调、呆板,修饰语缺乏变化。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因为思维的火花只有在碰撞才会更加绚丽。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时代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发展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留下诸多让人寻味、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去体味,去思考,展开想象去再创造是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方式。比如,让学生给《皇帝的新装》写一个续篇,把《花的话》结尾一段改写成花儿们的对话,用白话故事复述《狼》一文,描绘《过故人庄》一诗所蕴含的意境等。从阅读理解的方面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想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鼓励学生一意多叙,改变所谓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和僵化思维的现状。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只能看哪种答案更合理,更有创造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也在于创新,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