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得8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从小,就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耳濡目染中开始好奇了,读《三字经》时闹出的笑话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千家诗》,《千字文》《弟子规》都已经是回忆。现在,我爱看《大学》《中庸》《论语》《诗经》。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我尤其喜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段话无论于古于今都有其积极意义。处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不可能治理好﹔处在下位的人要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他先要获得朋友的信任。

不能获得朋友的信任,就不能获得上级的信任﹔要获得朋友的信任,他先要孝顺父母亲人,不孝顺父母亲人就不能获得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亲人是有途径的,他先要自身真诚,自己不诚心就不能孝顺父母亲人﹔使自己真诚是有途径的,他先要明白善道﹔不明白善道就不能使自己真诚。真诚,是天赋的品德﹔使自己真诚,是人为所得的品德。天赋真诚的人,不必勉为其难就能符合善道,不必苦心思虑就能获得善道,从而从容不迫而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使用自身真诚的人,他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坚守不渝。诚实,是儒家学说的典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朱熹云﹕“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生活于自然界中,应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孔子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德的内涵,即仁、义、礼、智,进而又推导出了天下人共有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达道,突出了实践此三达道的三达德﹕智、仁、勇。而后又从知行关系的层面,论述了如何学习实践三达德,提出生知、学知、困知,安行、利行、勉行三次等次。

孔子认为只有知道了这些才知道了“修身”治人知治理天下。天道就是诚,真实无妄。圣人和天道同一,是自然之诚。圣人不用勉励,不用思考就可以从容而达中庸。人道则往往不减,必须经过自反,紧紧抓住一个“善”字,才能达到中庸思想。希望人们能按“诚”来“明善”、“诚身”,坚持儒家思想,恪守中庸之道。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