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认为有智慧的人容易成功,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善良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智慧的极致是善良。
“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是很多人崇尚的境界,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我们说,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以便减少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变得更趋向于“完美”。但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是盲从于别人的意见,因此,怎么才能既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又充分“尊重”别人的建议就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善良的智慧了。
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在这方面给我们上了很有启发意义的一课。 有一次,勘弥正准备登台表演,突然,他的一名学生喊住他,“老师,您的鞋带开了。”大师低头一看,鞋带果然开了。于是,他向学生道谢后,弯腰系好鞋带。可是就在学生转身走开之后,大师却重新把鞋带解开了。这奇怪的一幕被另一名学生看见。在大师下场后,这个学生悄悄问大师为什么这样做。勘弥大师回答道: “这场戏的剧情是表现一个旅行者走了很远的路之后的情形,因此,鞋带的松开,更能增强旅行者长途跋涉的真实感。” “可您当时为什么不把这个情况告诉那个提醒您的学生呢?” 勘弥大师答道:“如果我当时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他就会感到羞愧,以至于以后再也不会给我提意见了。这样,对于他和我都不好。” 勘弥大师的善良之处就在于他的超人智慧。自己从善如流,闻过则喜,但是更维护了别人的自尊。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 有一次,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一座雕像,请朋友帮助提意见。有个人指出,雕像的鼻子过高,米开朗基罗听后,转身爬上高高的脚手架,手拿凿子,对准雕像的鼻子雕凿起来,大理石的粉末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一会儿,米开朗基罗从脚手架上下来,对他的朋友说:“你看,现在是否好一点了?”“太完美了”,朋友答道。其实,米开朗基罗并没有真正修改雕像的鼻子,他的凿子只不过是装个样子,洒落下来的大理石粉末是他提前就偷偷捏在手里的。米开朗基罗既坚持了自己的审美观点与艺术主张,又维护了朋友的自尊。这就是善良的智慧。 类似这种善良就是智慧的例子还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的一个杂货店老板身上。
一天,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捏着一把零钱跑进一家杂货店,顾不得擦汗,就把他手里的零钱摊在高高的柜台上,怯生生地问老板:“这些钱够不够买一个鱼罐头”。老板看了一眼小男孩的打扮和他手里的零钱,问道,“你为什么要买鱼罐头?”小男孩说:“我妈妈病了,在医院里,大夫说她需要营养,我听说鱼能营养身体,这是我所有的零用钱,不知道够不够买一个鱼罐头。”老板听后,对小男孩说,“好,让我数数你一共有多少钱。”老板把小男孩放在柜台上的一小把硬币整理了一下,开始一枚一枚认真地数起来,一共9角8分钱。 “好小子,你真行,这些钱正好够买一个鱼罐头,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说着,老板从货架的最高一格上取下一个五香带鱼罐头递给小男孩,小男孩如释重负,高兴地接过鱼罐头飞也似的跑了。在那个因为少了一个鱼罐头而出现了一个空当的货架旁,标着五香带鱼罐头的价码:7元6角。 真正善良,不是像慈善家一样施舍给穷人财物——慈善家可以为穷人做任何事,除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品格的真正标志是如何对待一个不能为你提供任何帮助的人。
我们说,善良的极致是智慧,但并不是所有的智慧都是善良。真正的善良,是一种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而不是一种希望别人知恩图报的“投资”。有些人 “行善”的目的是为了“积德”,“积德”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或后代子孙“有好报”,说到底,自私是这种“善良”的最终驱动力。
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在充分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基础上“隐蔽”的帮助别人,“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而不是给别人制造“感恩”的沉重负担。 我们再分享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的一个农场里。通货膨胀导致大量城市工人失业,很多人四处流浪甚至靠乞讨为生。一天,一个小农场里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外乡人,向农场主讨要一点吃的东西,因为他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年迈的农场主看了一眼这个外乡人,说道:“农场的东边有一堆柴禾,我老了,搬不动,如果你能帮我把这些柴禾搬到后面的小屋里,我愿意支付3个面包作为工钱。”外乡人立即把柴禾搬到了老人指定的小屋中,然后从老人手里接过面包,道谢之后,满心轻松地离去了。
第二天,又有一个饥饿的流浪汉来到这里讨饭,老人说:“农场后面的小屋里有一堆柴禾,我老了,搬不动,如果你能帮我把这些柴禾搬到农场东边的空地里上,我愿意支付3个面包作为工钱。”
事后,老人的孙子不解地问爷爷:为什么一堆柴禾要每天搬来搬去,爷爷答道:“没有人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他们更愿意通过劳动得到理应的报酬”——人在灵魂上是平等的,穷人的人格也有权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