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习作文从“味”入手7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欣艺  
  初习作文,应从“味”入手。清代散文家姚鼐对文章提出“八要”,其中“神、理、气、味,文之精也”,并指出只有彻底领悟了“精”,方能用“粗”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精”之重要。而对于初习者来说,先从“味”入手,由“味”导“粗”,便可渐入佳境,入气,入理,入神,登堂入室,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重创新,重实践,重领悟。习作从“味”入手,这就给创新、实践、领悟创设了条件,使作文从框框套套中解脱出来,海阔天空,万里驰骋。此“味”,简单地说是指有作文之味,有作文之感;拓宽说还可指作文有旨趣,随意中见情,轻描中见理。但“味”不会轻易而来,还需教者精心疏导,习者诚心感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不难看出,从不会吟到会吟,就是靠品得了诗之味,获得了诗之感,才步入了诗的殿堂。作文也不例外,也应品其味,感其味,如此便可踏着旋律轻松作而后成文。那怎样入“味”呢?我认为在内应重感与悟,在外应重“读”与“吟”,内外结合,自然天成。  
  读,非死读,而是读味儿。读要读出诗的诗韵味,人的人情味,景的景致味,事的事理味。所用方式:或听教师读,或听录音读;或读出舒慢缓急,或读出高低强弱;或析他人读,或品自己读。总之,要读中悟情致,悟中得韵理。  
  吟,非仿吟,而是吟味儿。理不强不足以服人,情不真不足以动人,味不浓不足以为文。吟味,似泥土中带些青草味儿,似童子面挂点灿烂的泪花,似顺手拾一朵云,似随风衔一片叶,平逸,真切。  
  入“味”是为入文,是感受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体味轻松自如的作文天地。这不要求好深奥,也不要求多具体,无论是读也好,吟也罢,只要感悟到了,品出味,写出味,那它就成为你起步前的畅想,习作前的明灯。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