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片湖。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月亮。
没有“珍珠洒玉盘”的浪漫,也没有孤风残月似的凄美。扇形的明月温柔似水,恰如君子。我很诧异,白天刺眼的阳光为何竟使得她如此魅惑人心。或许,她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夜幕的来临,又或许,她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等待那令她皎洁的太阳。
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不欣赏如此多娇的她,除非是厌倦那个会让人心烦多虑的黑夜。
妩媚的她总逃不过人们的文笔,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就连视音乐以骄傲的音乐大师也愿意在月下为他等待的那人深情演奏。有没有发现,好些美景多少都能找到她的投影。文人们大多赋予她离别、思乡的忧愁,因为她是那样宁静,宁静到人的心不禁会起伏不安。
关上灯,静静搭在窗台,凝望着她,似觉得她已陷入我的眼睛,愈渐模糊。闭上眼,一片黑暗中,我仍能寻见她的身影,即使浮云想带她逃走。
她的旁边有颗星,发现它时,我欣喜许久。她并不孤独,所以没必要将她裱入画框,取名伤感;她也并不娇媚,所以不需要把她抱入星河,寓名星光灿烂。比起满月和星月交晖,我更偏爱于平静、幽雅的半月和零落散乱的星星。今夜看到她,我愉悦地微笑。学习的压抑,生活的疲倦,似乎早已随她那另一半褪去,虽然她还会再次变成满圆。我也相信她能影响我们的性情。曾读过几米的一本画册,没细读书名,却望着那被牵着的月亮不肯离去。我顿然醒悟,原来,月亮的存在是因为这儿有我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终于明白古人的寄寓。再看窗外,月光洒下一片,树木轻曳,半月竟然对我微笑。
那夜,我无法合眼。
后记:那夜,天上没有那月,那人却找到了那月,那月也映衬着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