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无法忘却的记忆6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令人终身难忘的日子——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那一刻天摇地动、山崩地裂,人们惊慌失措。无数抗震救灾的英魂到了最终的归宿,更多的人们因为他们的无私救援坚强地活了下来。  
  汶川地震后,我国第一次为平民百姓降半旗,举国上下默哀三分钟,为那些在灾难中不幸丧生的人们祈祷。胡锦涛书记在第一时间发出指令,要求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尽快解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抗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有用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一片天的汤鸿老师、谭千秋老师,有援建中的“拐杖部长”张彤,有情洒北川的崔学选…… 
  灾后的救援项目也马不停蹄地进行中。汶川地震使进入汶川的通道——213国道全线受损断道,许多救援部队无法进入汶川。但武警官兵们“排除万难,坚决完成任务”的誓言盖过了山崩地裂和不断的余震,这条生命通道终于于5月17日全程贯通了,各种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  
  汶川地震后,海内外的国人心系灾区,捐钱、捐物、排长队无偿献血、自动加入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前往灾区……震后仅一个月,海外同胞就向灾区捐了2.19亿人民币,并开始了“双百项目”——计划援建灾区侨爱学校和侨外卫生院各100所。  
  虽然地震已经过了很久,但地震后涌现的那些彰显大爱的真实故事却令人难以忘却。地震后的中国并没有被地震震倒,而是在血的考验下变得更加团结、更加英勇。地震震垮了我们的家园、震毁了我们的建筑,但是英勇团结的我们却筑起了一道精神上的万里长城!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所有炎黄子孙难忘的日子。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