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700字

2024-06-0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是在今年10月份的时候回到故乡的,闻得母校校庆,虽然身体大不如前,但还是登上火车,一个人来了。

我是53年毕业的学生,当年同班的老同学,或者联系不上了,或者早就不在了。但凭着几张薄薄的电话簿,还是联系上了一个老同学,两个人又回到校园里。上次回来是15年前了吧,或者是更久了。再上一次呢,我也记不清了。

校址迁了,校园布局也大不相同了,可还是一进校园就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葱的读书岁月。沿途有接待的志愿者小娃娃们,稚嫩的一如我们伊时,倒没有我们那时青涩,甜甜的叫,爷爷,请问你是校友吗。。。。。。

有年轻的孩子站在办公楼前望着大幅的红色横幅感慨,这就是我们曾生活了3年的母校啊。

我站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这棵树已经枝繁叶茂的像一朵西兰花,那个悬在树上的锈迹斑斑的大铜钟,已忘记了我们吧,伊时我们曾踏着你的铃声上课下课、上学放学的。

校园里响起电子音乐制成的铃声,虽然悦耳,却不及那时我们的温暖。偌大的校园,唯一不陌生的大铜钟,可感动仍在,我们那时如眼前的孩子一般成长,现在却白发斑斑的回到校园里。校园里的那棵梧桐还在吗,还好,那些感动仍在。

50多年了啊,母校和祖国母亲一起成长,母校亦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当秋风再次吹过我已经斑白的鬓角时,于泪眼朦胧之中,只望见共和国迈着矫健的步伐,听起真正的中国人的胸膛前进时,母校用她无私的臂膀和宽阔的胸襟将我们和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用希望托起,只是深情凝望,孩子们,在你们的天空尽情的飞吧。

我有幸成为校庆的一名志愿者,为2位白发斑斑的老校友服务,当看见其中一个爷爷老泪纵横时,我有感而写下这篇文章,以那位老校友的角度来写。50多年了,他们却从不曾忘却母校,不论富有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他们还是回来了,从他们的天空回来了。

后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