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该听谁的(教师手记之476)1400字

2024-06-1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个朋友说:“现在的教育太死板,要放手,就是要让孩子去玩,做什么作业?小学里是不该有作业的!整天做作业,把脑子都读傻了!看看现在赚大钱的人,哪个是从小学习很好的?没几个吧?倒是从小读书刁儿郎当的,经常闯祸惹事的人都在发大财、当大官呢?为什么?他们脑子活,会办事,人能干啊!他们用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去开发了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聪明的人都是不喜欢读书,读不好书的!读书没有用的,像我,就是书读不好才赚大钱的嘛,哈哈……”傻了不是?读书人听了定然惭愧,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人家呢?“腹无诗书,气冲斗牛”啊!这个社会确实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很多成名成业的人都不是书读得好读出来的。洪金宝,很有名的香港演员,武打很棒,导演很不错,他从小就读不好书,专打架、闯祸,专门惹是生非,他还专靠这些成才了。有人说,这是因为人在长大后,有些道理自然就懂了,或者碰上两次壁,不用你教,他就明白了,用不着老师现在替他们去操心,他们自有他们的长处和能力。这样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或许你见到的每一个大老板、每一个领导人物都有不光彩的少年时代,但他们却都活得很洒脱。让现在的教师不得不汗颜的是:或许在你的批评声里,有你明天的领导和老板,有你明天得以瞻仰的领袖,那么,今天,你又该如何待他们呢?所以,教育要放开,任孩子的天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做点坏事是好的,像《逃学威龙》里的人才也不是不可以。教师不要管得那么严,到头来,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何必呢?  
  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毫厘必争,只要稍有下降,便会问长问短,便会究其根底,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大都抱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想法。他们的想法很明确:孩子只有从小有良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一个孩子,如果连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的话,那么,学了再多的知识,有再大的本事,又有何用?还不是对社会有害吗?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并不一定要孩子有如何高的、出尖的成绩,却一定要有力争上游、敢学肯学的意志。而且,身边有很多人总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他们的孩子或亲戚朋友或某某学生考上了哪所名牌大学,或有了一份非常惬意、报酬丰厚的工作,或成了什么领导人物,还特别讲到他们小时候如何地认真好学、博闻强记、成绩优秀,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这些人都会告诉你读书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现在家长这样看重好学校、好教师?还不是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吗?还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考得好一点吗?从小考、中考,到高考,一步步领先别人,最终功成名就吗?当一些孩子能够做出别的孩子做不出的试卷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是多么地高兴啊!这是一种教育的导向,它告诉我,我们必须对孩子负责,不能任由他们个性的杂草随意生长,要帮他们剪除杂草、扶正枝叶,再使其茁壮成长。  
  当这些不同的观念在我们身边回响的时候,我感到茫然,因为即使是来自中和的声音,也是有不同的侧重的。有的主张管得严一点,有的主张玩得的多一点,有的主张各种书都要看,有的主张不能看杂书,有的主张要多看电视,有的主张要尽量少看电视,有的主张作业要多一点,有的主张少一点,有的主张活动多一些,有的主张花头少一点,成绩管好些,……  
  老师呢,自然也是身不由己的,除了情绪是自己的之外。他们必须要适应各方面的需要,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他们不知道,也不会,去试着改变。  
     
  (时2007-1-24)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