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知道,鸳鸯其实是一雌一雄的意思,即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很多人表示,要如何从外观辨别出雌雄呢?其实雌雄的从外观是比较好辨认的,羽毛色彩不同。那么,你知道鸳鸯中羽毛更为艳丽的通常是雌还是雄呢?到底鸳鸯雌雄羽毛有什么不同?一起来了解。
鸳鸯中羽毛更为艳丽的通常是雌还是雄
雄鸟。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
常成群到达繁殖地,刚迁到繁殖地时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水塘和溪流中,休息时则成群栖息在水边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集群多达50-60只,有时达近百只。善游泳和潜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陆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机警,遇人或其他惊扰立即起飞,并发出一种尖细的‘哦儿’声。
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在饱餐之后,返回栖居之处时,常常先有一对鸳鸯在栖居地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发现情况,就发出“哦儿,哦儿”的报警声,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
鸳鸯每年3月末4月初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迁徙时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见有多达50余只的大群。在贵州、台湾等地,亦有部分鸳鸯不迁徙而为留鸟。?
鸳鸯记载:
鸳鸯寓意
“鸳鸯”,由鸳与鸯组合而成,鸳意指雄鸟,鸯意指雌鸟,故鸳鸯是一个合成词,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鸳鸯被认为是一种吉祥之鸟.《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就有一首诗,名为《鸳鸯》。诗中对它描述道“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匹鸟’”,所以鸳鸯又俗称匹鸟,“匹”字在此是相互匹配成双、成对的意思。借由此意,之后也催生了无数用鸳鸯来歌咏爱情的动人诗篇。
其实,鸳鸯一开始是被用来比作兄弟的,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即为此意。将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是用鸳鸯来比喻人间美好爱情的绝唱。
民俗文化中“鸳鸯”也是无处不在,古人布置洞房,对成双成对的物件,总喜欢以鸳鸯名之。年画窗花,同样喜以鸳鸯作为题材来创作,如以鸳鸯、桂花和莲子为题材的民间装饰纹样就分别寓意着“鸳鸯贵(桂)子(籽)”和“鸳鸯连(莲)子”,用来祈求夫妻忠贞不渝、白头偕老、子孙功成名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