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调查报告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调查显示:学生网络道德喜忧参半

   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新闻社日前组织的一项“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显示:无论哪个年级,哪个专业的在校学生,大学生们与网络都保持“亲密接触”。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究竟谁主沉浮?调查结果喜忧参半。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涉及全校各系、部,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从调查情况来看,每天上网一小时的占19.4%,两个小时占39.2%,三个小时占26.6%,半天以上占14%,早上上网的占5.2%,中午占10.2%,下午占24%,晚上占60.6%。没有被调查者从未接触过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大学生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多元化。

  从被调查者来看,72.6%的被调查者非常反感聊天室骂人现象,56.9%的表示不浏览黄色网站或网页;53.8%的进入他人网站也只想看看而已;79.5%的从来没有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过他人网站,58.8%的不在聊天室骂人。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使者,践行社会道德、社会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大学生网民,与其他网民相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但在网络开放、虚拟、隐蔽、自由的空间里,部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也折射出网络道德的失衡。由于这部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较少,性格孤僻、心态失衡,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衡。27.4%的被调查者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47.4%的学生偶尔在网吧看见别人浏览黄色网站,34.6%的学生对浏览黄色网站、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28.2%的学生在聊天室骂过人。  调查显示: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37.8%的怕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66%的人对网上发布的广告和新闻半信半疑。  一段时间来,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寻求多种途径解决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现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又被各界提上了日程。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展现,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黑暗的角落。作为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分辨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在挖掘网络深层知识的同时,掌握其实际运用意义,利用网络作为自身腾飞的翅膀,而不是成为它的俘虏。                            

摘自:贵州日报 教育时评:电脑手机应酬--看大学生消费的误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远离父母和家人,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了,吃、穿、用、行不再由父母考虑,完全由自己掌握财政大权。怎样做好自己的理财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每个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必修课。关注“象牙塔”内的消费状况,我们不免有了几分担忧……   电脑,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  校园宿舍中电脑的普及率节节攀升,计算机系的学生自不必说,在其他文科区某寝室看见几台电脑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据笔者了解,除专业特殊要求外,大部分同学购置电脑只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看光碟。一台最普通的PC机,价格也在两千至三千元左右,不少经济条件并不乐观的学生在“硬件建设”上却是极为大方。电脑,是否真的物有所用?浪费了金钱是小事,沉迷于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和虚幻的网络世界而荒废了学业,消磨了意志可就危险了。  不同款式、品牌的手机让众多手机持有者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高科技服务于人类、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高额费用也给使用者平添了不少压力。据《中国青年研究》调查,大学生手机费用80.2%由家庭供给,12%靠节约日常生活费,仅6.7%依靠勤工俭学支付。许多人用手机聊天,每月话费要花百余元,更有甚者,不顾及自己的经济状况,盲目跟随潮流,为用手机勒紧裤腰,“打肿脸充胖子”,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交际应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校园中的各种社团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结识朋友,与人交往的机会。朋友之间难免在一起小聚,今天我做东,明天你买单;推杯换盏,好不惬意!于是乎,生日party,老乡聚会,同学造访……各种名目繁多的理由让人应接不暇。不少人碍于情面,一边辗转于各大小饭局,一边却为下月的生活费没着落而苦恼不已。美其名曰:增进感情。殊不知,真正的友谊岂能靠饭局来维系。动辄请客吃饭,吃饭又“不为肚子为情调”一则浪费金钱,二则浪费时间。此风不可长!   美容,时装--谁说我不在乎  大学里的女生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了。“美容、护肤、时装”在女生中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校园的“小资”们是不屑于“大宝”、“小护士”的,护肤起码也得是“夏士莲”、“旁氏”这一级别的;做头发要去专业名店,美容得办月卡;“真维斯”、“班尼路”的衣服对她们来说不算什么;“达芙妮”专卖店里,她们是常客。很多人为了“美丽”不惜代价,可以一掷千金,当她们花钱如流水的时候,她们早已忘记了父母的辛苦劳动,她们早已失去了“美”。  纵观校园里的消费百态,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存在着的种种误区。在人们惊叹于时代进步如此之快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对这种种现象的忧虑。追求潮流,盲目攀比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消费中的“不正之风”。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大学生一定要以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把握好消费的“度”,在良性消费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民网 理财专家支招大一新生   对大一新生来说,走进大学校园,所有事情由父母打理的舒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除学习外,吃穿用样样事情都要自己操心,而且,许多人还是第一次怀揣“巨款”呢。  六成同学从来不记账  前不久,记者在一所高校做了一次12道问题的小调查,结果显示,每月花费在200到300元钱的人占44%,300到400元钱的占37%,每月花费400到500元的占2%,仅有2%的人每月花费500元以上。生活费主要花在哪一方面这一问题上,“日用品”是一半同学的首选。1/3平时有记账的习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01级辅导员黄福元老师认为,许多大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著盲目消费的毛病,花钱无计划、缺少理性,理财观念更是几乎谈不上。主要表现为一是盲目攀比,二是疯狂s hopping,三是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差。尤其是家境优越的孩子,忧患意识极为薄弱,不能体会劳动的艰辛。有的学生不喜欢食堂的饭菜,动不动就去饭馆撮一顿;有的学生讨厌住集体宿舍,就去外面租房,这些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菲的额外开支。  黄老师告诉记者,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著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型期。新生应当明白,生活费是父母给的,大手大脚势必增加父母负担,同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消费无度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大一新生更应提高自制力,做到理性消费。  记账帮你“量入为出”   交通银行陈晓黎先生认为,对大学生来说,记账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实记账並不难。”陈先生为大学生“现身说法”,“我上大学曾认真记过账,主要是出于对父母的尊重,我会定期把账单寄回家,让他们知道给我的生活费是怎么花掉的。”   陈先生建议,可以将支出大概分成学习、吃、穿、行、交际几大类,按类将支出记在本子上,並且保留所有的收支单据,抽空整理一下,就可大概掌握自己的支出情况。然后就可以分析各项支出所占的比例从而“对症下药”。比如说通过记账发现自己第一学期吃饭花了1000元,置装、交际花掉2000元,第二学期就可以进行调整,让自己吃得更“丰盛”些以保证身体所需营养,买衣服和交际的支出就可以适当减少,比方说减至1000元。这就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限定,这以后花钱时心里就有了谱。  大一“理财”不为早     虽然大学生基本上还涉及不到真正的投资理财,但分配好自己的生活费、合理支出、让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也可算作“准理财”,因为,理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到哪了”。大学生的理财实践,对他们今后能尽快融入社会上大有裨益。陈先生还建议大学生多掌握些金融知识,多参与学习先进的金融工具,网上银行、证券外汇等都可以适当了解、接触。   大学生尤其是新生轻信别人被骗走钱财的事情如今已不鲜见。陈先生呼吁,增强风险意识、防范风险保护自己的“财产”是大学生亟待补上的一课。拿最常用的银行卡来说,密码一定要绝对保密。陈先生提醒,如今“克隆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旦被人掌握了卡号、密码,卡里的钱就有危险了。非但对陌生人、即使是同寝室的兄弟姐妹间也不要透露银行卡密码,同学间的信任不是靠这个建立的。人民日报 36高校大学生倡议:学习理论提高综合素质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0月23日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36所高等院校的300多名大学生代表发出倡议,号召大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综合素质,争做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品格高尚、崇尚文明的新世纪青年。  倡议是在南开大学召开以“学习理论,增长才干,勇挑重担”为主题的全国高校学生理论学习研讨会上提出的。大学生代表集中交流展示了各自理论学习的优秀成果,围绕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的课题展开热烈研讨。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会长李平原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意见》针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完成载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做一名具备全面素质、扎实功底、过人才干的有志青年。  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南开大学以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为载体,院系基层团支部、宿舍团小组为依托,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组织全校大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活动,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立了融思想性、知识性、新闻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理论学习主题网站,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人民网 高校教学质量清查:毕业生就业成监察对象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监察对象  千余名专家将对全国644所本科高校进行教学质量全面清查,其中教授是否为本科生上课、学生上课开没开小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会成为监察对象。近日正式成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将成为全国高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监察机构。只要有学校两年评估不达标,其制定招生人数、设置新专业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  高校增容240万 教学质量存隐患  2004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已达到420万,比1998年的180万学生增加了240万人。同样是600余所高校,增加了240万学生后会不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面对许多家长的疑问,教育部在昨天显示出了严抓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心:专设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每五年一轮派出千余名专家监察高校教学质量。  “现在高校招生的人数扩大比较快,大家自然担心会不会影响质量。其实,我们对这件事也有质疑,各高校的办学经费增加那么快,必然会对质量有所影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诚恳地说,实际上,对大学的教学评估工作从1994年就展开了,但由于对优质院校并非硬性规定评估,近10年间只检查了200余所高校,“从1998年开始,扩张过快的问题开始在一些高校显现,因此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就变得更加重要。”   教授不教本科生 学校评分要降低  在全国高校已经经受或即将经受的一场全面评估中,记者看到,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情况也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试行?》中。该指标规定,各高校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均曾为本科生授课的学校才能评优秀,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95%以上为本科生授课才能被评为合格,而少于这一比例的高校该项目都会被评为不合格。  “三年前,学校只有38%的教授曾为本科生上课,其余的都在忙自己的研究课题。本科生一般只能听到副教授或是讲师的课。而教育部制定出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标准后,学校人事部门对教授、副教授的考核办法也作出了修改,规定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今年学校86%的教授都开始为本科生讲课,这对本科生无疑是件好事。”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与副教授和讲师不同,教授给学生讲课时会把自己所处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完美结合,本科生们也能从中拓宽眼界。“但教学与科研相比毕竟是个苦差事,搞出一个科研项目可以名利双收,而教本科生付出的比较多。给教授们下了硬指标,对提高本科层次的教学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两项指标不合格 学校将被判出局  记者看到,新的评估方案将高校的教学水平细化为19个指标44项观测点,学校的学习风气也被纳入其中。学习风气怎么查?有关人员给记者设定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老师在台上讲课,下面三分之一学生在睡觉,还有三分之一在聊天。要是让评估人员发现,学生守纪的分数就得扣。评估的时候,会随机抽取班级,专家进课堂和学生一起上课,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上课认不认真听讲都有记录。”   在评估的19个指标中,有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经费等11个一级指标,一旦这些指标中有两项不合格,学校就会被判“出局”。评估人员会给“出局”高校一年的整改时间,如果复查再不合格,那么这所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都将被限制。北京晨报 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 每年发布数据 〖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0月26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关键一年,评估工作任务繁重,头绪很多,当前要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要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本科教学评估由教育部统一领导,具体由评估中心组织实施,高职院校教学评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委)领导和组织,但教育部要组织专家进行抽查评估。我们有本科高校644所,独立学院300余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900余所,按照五年一轮的计算,每年要评估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200所左右,同时由每年抽查已参加过评估的高职院校50所左右,总计250所上下。通过这种大面积、连续轮回的评估方式,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保证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工作常抓不懈,通过评估,把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建立经常性的、每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发布制度。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反映高校教学工作运行状况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高等学校每年都要向评估中心报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向社会进行发布,使社会及时了解各个高等学校教学基本情况,增强高等学校办学透明度。  三是要与社会行业协会合作,逐步开展并扩大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评估工作。  四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制度。要以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为契机,带动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控制度和组织机构,促进高等学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形成国家、地方、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据介绍,新成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行政性事业单位,其具体职责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评估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办学机构的教学和专业教学工作的评估;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评估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研究;组织有关评估的培训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目前下设办公室、院校评估处、专业与专项评估处、综合与培训处。 人民网 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就业等4大心病困扰大学生 2004年11月03日 13:30:40 胡国庆 心理专家10月31日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学生们做心理咨询。专家们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压力、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和将来就业等4个方面。

   31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来自陕西省心理卫生系统、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等单位的26名心理专家,义务为这里的学生做心理咨询。让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大学生们对这项活动很是欢迎,前来咨询的大学生络绎不绝,一天下来,大约有300多名学生接受了心理健康咨询。通过咨询,专家们也感受到大学生的心理矛盾非常复杂,有许多现象连他们这些搞心理研究的人都没有察觉到,颇令人担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处一位姓常的干部告诉记者,上个月,教育部发放了《中国大学生心理测量表》,从反馈的信息看,有许多学生心里沮丧、郁闷,精神压力过大,校园里近年来也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新入校的学生因为刚离开家,到新环境还有点不适应,这方面农村来的学生较为突出。而到了大二,这些学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校园里的生活,学习也比较稳定,思想上却有些放松,有少数学生陷入到交朋友、谈恋爱中,有些学生因为失恋,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而影响学习。其次是面临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同学的主要精力是考虑毕业后的分配问题,找亲朋好友帮忙、联系就业单位等。因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位学生还向记者谈到了一个在校园内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跟社会上一样,校园内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与条件相当的同学来往,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则也只与同类同学交往,或独来独往,而后一类学生多数性格较为内向,有什么困难或问题也不太与同学交流。   来自陕北农村的小闫是今年刚入校的新生。他说,自己是从贫困山区来的,心里总有一种自卑感,好像活得不如别人。他说在班里同学之间,好像是他们这些贫困生老是聚在一起,和条件好的同学产生一种无形的距离,虽然大家每天都在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彼此之间交往很少,也缺少共同语言,心里总认为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有时候想,还不如回家帮忙种地,生活虽是差点,但没有这么多压力,起码和乡亲们在一起是平等的。   陈鑫的老家在甘肃,他对记者说:"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把我们3个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弟弟和妹妹为了我上大学都辍学在家,家里还欠了许多债。最近,家里打来电话说,母亲的气管炎又犯了,我心里真是着急,向同学借钱又不好开口,只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去网吧打工。这样,白天学习就没精力,现在就盼着能早点毕业,找份工作,争取让弟弟和妹妹能学点知识,外出打工也方便。"   参加这次咨询活动的心理健康专家陈韶颖说:"针对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障碍比较突出,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主要是学农业的,他们没有开设心理学科。加之学生中有许多来自农村,贫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的思想是丰富的,也想要在将来有所作为,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怎么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处理好大学生方方面面的思想压力,就可能会出现更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极端问题。   摘自 新华网 期望值下降 一些毕业生提出“零工资就业” 2004年10月28日 13:30:31 记者 董伟 “今年全国仅应届毕业生就有280万人。280万,即使在纯粹数字抽象意义上,也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影响,何况是那么多可能与你抢饭碗的人。我们现在都非常务实,就业期望值早就降下来了。”近日,在沈阳工业大学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一名学工商的硕士研究生这样告诉记者。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不仅在心理上降低了就业期望值,而且已经把这种务实心态付诸于行动。在这场招聘会上,记者看到,有的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竟然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   江洲(化名)是学经济学的本科生,想进入一家待遇比较好的民营企业,但是给这家企业投简历的毕业生很多,其中还包括不少研究生,而录用名额却只有3个。于是,他向该企业招聘人员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在见习期不要钱,试着做,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这令招聘人员大感意外,当场并没有给他答复,只表示会注意他提出的条件。“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希望高回报,必然要冒一定的风险,拼一下了。虽然在3个月或半年内会有损失,但是我更看重长远的发展。”江洲说。   据了解,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江洲一个。据辽宁省教育厅毕业生办公室、辽宁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范龙介绍,前几天在沈阳科学宫举行的2004届毕业生第一场大型专场招聘会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而且不是一两个人。   尽管有不少毕业生敢“先吃螃蟹”,但是这种做法却没有得到一致认可。有毕业生认为,“这种做法类似于商业上的恶性竞争,是不正当的,不仅‘贱卖’自己,而且也给其他求职者以压力,逼迫大家都跳水。”有毕业生则表示,“这种提法已经触到就业的最底线。如果试用期一年,这一年的生活怎么办?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才有资本提这样的条件。下岗职工子弟和农家子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   对此,招聘单位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持欢迎态度——毕竟可以省一部分支出;有的则不以为然,“零工资并不能给应聘者带来特别的竞争力,企业还是主要看毕业生自身的素质和潜力,这是用人的根本问题。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不会为了省这点儿工资而错过一个好的人才。”   对此,沈阳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韩永强主任认为:“这种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值得肯定。机会总是更偏爱有勇气的人。但是从学生利益考虑,这需要对用人单位的资质、信誉度和效益严格把关,不能出现过河拆桥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情;从学生的角度讲,一定要有特别的专长和实力,特别能胜任这个工作才行,否则风险很大。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锻炼学生的判断力。学校尽量做好维权工作,让双方都满意才好。”   范龙则表示不能接受“零工资就业”:“这违背了人才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相应的法律,有劳有酬,试用期也不例外,毕竟这和学习期间的实习不属于一个性质。这虽然是学生们提出来的,但是我想决不会是他们的本意,而是毕业生在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大背景下比较偏激的行为。据我了解,‘零工资就业’大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很可能为以后劳动纠纷和学生利益受损埋下伏笔。前车之鉴辽宁并非没有,特别是IT行业一些企业,把学生们找过去做课题,完了就随便一个借口开掉,实际上学生的工作可能比他们自己做得还要好。到时候毕业生再回头讨说法就困难了。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能因为就业压力大就随便定位盲目提条件,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更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也要多做工作维护毕业生的利益,‘零工资就业’不值得提倡。” 摘自《中国青年报》(J-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宿舍:大学生心理缓冲带 2004年11月15日 14:00:42 温丽姿 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生活过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怎样创造良好的宿舍氛围,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多,压力重,个体意识越来越强,互相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因而,许多学生心境浮躁,甚而心理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宿舍既可成为缓冲带,使坏心情得到调节,也可成为导火索,使小事演化成宿舍暴力。怎样利用宿舍这个场所,寻找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里,不妨说说我的几个建议。   我们的语言学老师有次上课,讲到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时,他说英国人把水叫做“water”,法国人把水叫做“wasser”,这是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成的,没有优劣之分。同样,每个同学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他的约定俗成性,不涉及好坏。所以在相处中,一定要互相尊重、学习。从而,才能形成一个有包容性的、多元的世界。像这样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知识和做人上都受益匪浅。

   学生工作要名副其实。各个学校都设有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组织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而,很多时候,这些组织有名无实。在另一所大学读书的朋友跟我说,她们宿舍有位同学总是折腾到三更半夜,其他同学忍无可忍,就到学生处反映。学生处老师把问题转移给班主任,班主任把那位同学叫去“谈话”。结果那位同学不仅不改,反而用各种方式报复。班主任也态度骤冷,好像怪她们多事。“要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反映呢!私了算了。”我的朋友生气地说。由此可见,学生组织和老师不能推脱问题,要帮助同学们化解矛盾。

   找个高年级“朋友”。建议每个新生从入学起,就找一个高年级的、较固定的朋友,定期地谈谈心。这样,和舍友关系遇到问题时,既可以缓解心情,又可以借鉴经验,妥善处理。学校不妨组织一些活动引导新生们找这样的朋友,并形成一个传统,让每一届学生都能在愉快和谐的宿舍氛围中成长。(作者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所硕士生)   摘自《人民日报》(J-02) 大学精神: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吴传喜   大学精神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业绩、品格、精神的结晶,在构成高校综合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大学精神居于核心地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精神的培养,而以现代科学、民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现代精神,则是大学精神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   在第二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楼、大师、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比较而言,前两者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应该不难做到,难的是后者。大学精神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业绩、品格、精神的结晶,是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是种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正因为如此,在构成高校综合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大学精神居于核心地位。

   对于大学精神的内容,目前有多种概述。我认为,大学精神至少应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科学与人文并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开始就是大学精神结构中的左右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够顺应时代潮流,适应中国变革的需要,同时打出“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以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哲运用近代社会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学说,彻底改造旧北大,使北大形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的大学精神结构。此后,经过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艰苦奋斗,逐渐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   第二、爱国与爱校相通。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爱校情结,二者有着不可置疑的内在逻辑联系。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们在精神实质上一脉相通。没有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爱校情结,爱国主义精神就会失去重要载体而无法落到实处。高校是国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发展学术,以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社会部门。敬业、爱校对于教师与管理者来说,表现为优良教风与工作作风,是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是克难奋进,勇于攻关的拼搏精神;对于学生,则表现为优良的学风,是求真务实、锐意向上的进取精神,是精益求精、品学兼优的品牌精神,是志存高远,胸怀祖国的大器精神。

   第三、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举世闻名的浓厚积淀,一经与现代文明、现代意识有机结合,就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大学在自己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注意优秀传统的总结与积累,以形成自己的传统精神,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精神的培养。但是,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大学精神的全部,而以现代科学、民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现代精神,则是大学精神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大学的天职是传播知识,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科学精神必然成为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民主对现代人而言,更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大学生活中的民主精神,其外在表现就是自觉尊重集体的行为,就是齐抓共管的团队合作,就是公正、公平与竞争等。现代伦理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主格调之一,也是大学现代精神高品位追求的重要方面,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员工个体的良心良知,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个体自觉的义务和责任。   第四、求实与求新互应。大学精神中的“求实”内容,是指师生员工为实现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日常行为中所体现的面向实际、注重实效、坚持实干的勤奋务实精神。它是一所学校克难奋进、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推进师生员工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奋斗目标的内驱力。与“求实”相伴始终、相辅相成的是学校的“求新”精神。所谓“求新”,就是创新,通过创新观念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增强这三个层面,结合学校整体建设、发展与改革实际,营造培养创新精神的氛围。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是介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一个范畴,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同社会(国内外)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校长与大师对大学精神的影响重大,但学生(特别是那些学生中的精英)也对大学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而言,大学精神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广大师生做“历史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任何一所大学,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所以校史本身就是一部精神史、思想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历史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真正做到以校为家,以学校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学校的发展就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久而久之,自然就创造出了学校的传统精神。

   二、发掘办学特色和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所谓学校特色,是指一所学校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最为突出、具有典型意义、显示巨大社会效益的校园魅力。这种校园魅力的升华,往往集中地体现在一所大学的精神。同样,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土壤,其特色决定着播什么种,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什么特点。

   三、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育人理念之中。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中国传统的育人观念中有许多积极因素需要我们去发掘、继承并予以创新,融于新的大学精神之中。许多大学把优秀文化传统作为自己大学精神的根,培之以现代文明的土壤,正是希望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育人理念,以长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之树。(作者系湖北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5日 女大学生被杀案再次敲响家教安全警钟 董智永   犯罪分子以请家教为名,将女大学生骗到自己的租住地残忍杀害,并向其家人敲诈勒索。河北石家庄警方经过近3个月的侦查,行程数千里,终于在近日将杀人凶手抓获。办案民警提醒,大学生做家教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7月17日晚,石家庄一男子向警方报案,称他的女儿王某是河北某高校二年级学生,暑假在家,当日外出做家教。后来接到一个电话,说绑架了王某,向其索要2万元,并威胁不准报警,否则后果自己考虑。石家庄市公安部门迅速展开侦查,于7月19日在新华区一出租院落内发现了王某的尸体。经技术鉴定,王某系窒息而死,属于被人故意杀死。租住户内蒙古赤峰人杨聪被确定为重大犯罪嫌疑人

。   这起女大学生被杀案引起河北省各级领导重视,抓捕犯罪嫌疑人成为办案民警的首要任务。根据线索,专案组的办案民警辗转于赤峰、太原、德州、天津、大连、保定等城市,最后于10月16日晚在保定将杨聪抓获。

   据杨聪交代,他1997年到石家庄打工,后在石家庄交了个女朋友,因自己条件不好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对。他为了让女朋友过上好日子,想弄钱买房子,于是策划了这起绑架人质案件。7月17日,杨聪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法给王某打电话,称自己有个10岁的孩子并邀请其到家里来看看。当天王某独自到他租住的院子后,发现情形不对想离开,被杨聪残忍杀害,并用王某的小灵通多次给王某家里打电话要2万元钱,扬言不给就“撕票”。后来发现警方正在抓他,遂仓惶出逃。

   办案民警介绍,类似的案件过去就发生过,这起案件再次为大学生家教安全敲响警钟。许多大学生做家教时很少考虑安全问题,有时候想都不想就随便跟陌生人走,去陌生的或者偏僻的地方。民警建议大学生应该有一个类似家教协会的组织,对请家教的人要查验有效身份证件。第一次上门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去,查看对方家庭情况。尤其是女大学生,最好和男同学一起去。如果遇到不法之徒,一定要巧妙周旋,最好不要和歹徒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以寻找逃脱的机会。   《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3日 大学生高消费令人担忧 教育界呼吁理性理财 2004年11月15日 14:00:42 郑 妍 中国大学生节节攀升的花费,给不习惯说“不”的家长们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教育界人士指出,理性消费应走进大学校园。如今在中国不少高校,电脑、手机、CD、MP3、电子词典被称为大学生的“五件武器”。与此同时,不少大学生开始觉得台式机太笨重,把眼光瞄向了笔记本电脑。记者采访了解到,天津大学某班竟有十几个同学购买了对普通家庭来说价格不菲的笔记本电脑。   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率也很高,几乎是人手一机,不少大学生还拥有几部手机,分别用来和不同的人联系。据了解,很多学生盲目跟随潮流,为买手机“打肿脸充胖子”,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种类繁多的宴会,目前在大学生消费中屡见不鲜。今天我做东,明天你埋单,生日,老乡聚会,同学造访……各种名目繁多的理由让人应接不暇。不少人碍于情面,一边辗转于各大小饭局,一边却为下月的生活费没着落而苦恼不已。   爱情消费在大学里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许多大学生告诉记者,如今的爱情绝非免费的红花、绿叶便能打发,许多情侣,特别是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导致债务缠身。“老同学聚餐150元,请室友吃饭200元,买礼品送女朋友200多元,马上要到的圣诞节还要再花200元……”这是一名大二学生列出的11月份额外开销明细账。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外地学生在家信中,频频“告急”索款。而远在家乡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如此奢侈的消费,只得节衣缩食,甚至借贷度日,以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   教育界人士指出,各高校应加强超前消费的风险意识教育,开展消费道德及理财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环境,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会对超前消费说“不”。

   摘自 新华网 -------------------------------------------------------------------------------- 中国科学院 杨福家   

复旦大学已成立90多年,在90年校庆的时候,学校占地1500亩,与医学院合并后增加了300亩,现在又一下子扩展到6500亩,面积翻了几倍。不仅是复旦,附近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南京的仙林大学城等。据报道,目前中国一共有50个大学城在建造。再看看国外的情况,著名的哈佛大学有360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一共占地2300亩;诺丁汉大学也建立了100多年,到现在其面积不过是目前复旦大学所有面积的一半。  难道由于今年第一季度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43%,高校就也要对此趋之若鹜吗?如果扩建有利于我们建成一流大学倒也无妨,但是我认为这与一流毫无关系。那么要这些房子干什么呢?要这么大的面积干什么呢?   今年年初,北大、清华校长都在人大、政协会议上表示,本来定好2022年、2022年成为一流大学,现在看来,要推迟了。《人民日报》记者曾经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很难回答。  因为世界上10年成名的学校并不算少,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8年都没有得到教育部门认可,但是在第8年结束的时候它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欧虽然是个小学校,但它的EMBA、MBA、高级经理培训班连续3年都列入了同类学校的世界100强之内,所以它能一下子得到世界的认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什么10年之内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不是因为它的房子好,而是因为它第一笔4500万欧元资金全部用在“人”上面了,以人为本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的。  诺丁汉大学去年拿了两个诺贝尔奖,政府基金会就多给了该校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的英镑,学校领导在讨论怎么用这个钱时,没有一个人提出要造房子,最后是用在吸引世界上的100位杰出人才到学校上。2000年因为导电塑料工作获诺贝尔奖的艾伦·麦克迪尔米德不久前在北京作报告时讲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一所大学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教学大楼,也不取决于它的实验室和图书馆,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决定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人。一般来说,即使有风景如画的校园、汗牛充栋的图书馆、装备精良的实验室,但要是不能将最优秀的师资和一流的学生吸引到这些建筑物中来,那只能是金玉其表。”因此,我一再强调——科学研究在人,人是第一位的。 (文见《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9期 --------------------------------------------------------------------------------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何光沪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其结果,是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信仰是超越对象的,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 民族的浮沉。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外。在我们这里通常的思考方式是:要不要违反规则?首先,是看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交通的状况是中国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前几天《检察日报》报道,一位清洁工人拾到几千元钱上交之后,因为付不起孩子的学费而向亲戚朋友借钱,那些本来真心答应过帮忙的亲友,却都翻了脸,认为拾金不昧再来借钱也是"有毛病"!

   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的环境下,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也很难。

   要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就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一方面,道德的最低要求应与法律连接(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见死不救"属于犯法);另一方面,道德的最高境界则与信仰相关(传统文明基本如此,但在现代,宗教"修行"只属自愿)。   前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法治原则的确立,又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基础在人心提升。   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依靠"他律"的法律尚且需要某种信仰(对法律原则的内心服膺),依靠"自律"的道德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在传统礼俗衰亡而法治观念薄弱的条件下,"人心惟危"的状况必然出现。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这种被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见的东西("身后房子里也许有一个小孩"、"看不见的警察或监视器"之类当然不予考虑);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所以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将来那个小孩有可能出事"、"闯红灯会增加交通混乱,最终使自己的车速和安全也受影响"之类当然也不予考虑);三,只从自己或小我的利益出发--所以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因此"那个小孩与我无关"、"交通混乱我管不着"之类心态,才是思考的真实基础)。   这正是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腐败在人心深处的根源--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而就那个清洁工人来说,我想,她不会缺少那些亲友视为"正常"之惟一标准的"理智",但她没有忽略"正常"人还不能缺少的良心,因为她相信一个很实在的道理: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就梁晓声或他开车的朋友来说,我想,他当然知道这一次闯红灯有利无弊,但他虽招致辱骂而安然不动,因为他相信遵守这项规则,有利于大家长远的效率和安全,因此合乎正义;就那位美国老太太来说,后面楼房里有没有一个小孩,小孩会不会看见她闯红灯,将来会不会出事,全都是未知的。但她相信,因果法则(佛教称之为"因缘")要求我们避免种下任何可能的恶因,博爱原则(基督教称之为"爱邻人")要求我们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存。   这些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恰恰都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   中国人自古信天。作为信仰对象的"天",乃是殷人所称的"上帝"或"帝"、周人所称的"天帝"或"天"、历代所称的"天道"或"天理"最流行的通称。

   对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进行历史的梳理、批判的讨论、自由的选择。但是,如果考虑到先贤相信"天生民,有物有则"已经涉及人与他人、社会、世界及其本源的关系,考虑到古人所谓"天理"对"良心"的指引,考虑到今人所见"无法"与"无天"的关联,结论就只能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最近我遇见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他看到云南边远乡村的儿童没有小学,毅然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美国,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我想,这个人已经向我们回答了,人类的历史已经向我们回答了,当代的生活已经向我们回答了--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