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报告与述职报告的辨析及写作要求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管理、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述职报告、竞聘报告这两个应用文种也应运而生。由于是新型文种,许多人还不了解它们的写作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文体混用、言不及义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将述职报告和竞聘报告加以辨析,搞清楚各自的特点、功能和写作要求,以便正确地使用文种,更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一、述职报告与竞聘报告的辨析

    述职报告与竞聘报告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任用干部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干部工作中的**作风和群众对干部任用、选拔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都是干部本人在特定的会议上,面对特定的听众所做的演讲报告;都要本着对个人、对组织负责的态度,采用自述的方式介绍自己工作方面的情况;都要写成书面材料上交;都有利于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因为写作述职报告或竞聘报告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述职报告与竞聘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
    1.目的不同
    述职,即向主管部门陈述工作情况。《孟子·梁惠王下》一文中说:“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可见,述职这件事古已有之。所谓述职报告,就是述职人(指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向自己的任命选举机构和上级领导或人民群众述说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情况的书面报告。从述职者本人来说,写述职报告的目的是向组织和群众汇报自己在任职岗位上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更好的工作。从组织部门来说,通过述职报告可以定期了解、分析所使用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任职情况,从而发现干部的长处和不足,为以后合理选拔、调配干部提供依据。述职报告所要回答的是述职者是否称职的问题。
    而竞聘报告,也称竞聘演讲词,是竞聘者竞聘某一领导职务时,在特定的会议上,面对特定的听众所发表的用以阐述自己的竞聘优势及被聘用后的工作设想和打算的演讲报告。从竞聘者本人来说,写竞聘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竞聘某一岗位。从组织、人事部门来说,通过竞聘报告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聘工作中来,增加透明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作用不同
    为完善干部考核制度,中共中央组织部曾发出《关于试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要进行年度“述职”,“被考核者向各自的选举任命机构和上级领导作个人述职”。领导干部定期向本单位的群众报告履行职责的情况,增加了单位、部门领导集体和领导者个人履行职责情况的透明度,一方面便于群众对干部的个性、品格、德行、才干等方面情况的了解,有利于群众监督评议,有利于考核和使用干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群众对干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的理解和谅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管理**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在公开招聘干部的整个过程中.竞聘报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干部工作中的**,体现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它是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聘报告,组织人事部门和群众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竞聘者的情况和素质,为择优选聘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而且可以纠正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使干部考察、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此外,它还有利于竞聘者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报告,竞聘者可以对自我有一个基本的估价,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所竞聘的岗位职责进行认真的思考,并要提出有效的施政构想,包括近期的工作安排和远期的发展规划,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3. 身份不同
    写述职报告的人已经具有某一岗位并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期,现在是在岗述职;写竞聘报告的人竞聘的是未来的某一岗位,现在要竞争上岗。写竞聘报告的人,有的也许现在就从事着这一岗位的工作,但“公开竞争,择优选聘”的原则并不能保证在竞聘过程中仍能从事这一岗位的工作;有的人从来没有从事过这一岗位,但竞聘优势明显,在报告中阐述的施政构想出色,他就可能在竞聘中脱颖而出。
    4. 内容不同
    述职报告的重点在“述职”,主要讲在一定时期内的任职岗位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内容不外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具有总结性和汇报性;而竞聘报告的重点则在“竞聘”,主要讲自己竞聘某一岗位的优势、对这一岗位职责的认识以及工作思路和施政设想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竞争性。
二、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述职报告不同于工作汇报,不同于施政演讲,不同于工作总结,也不同于行政公文中的报告。它是总结报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述职性”。写作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鲜明的个性
    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述职报告这个文种对个性的要求尤为突出。每篇述职报告都是特定的述职者写的,而由于每个述职者的职务不同,主管、分管的工作各异,思想素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绩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述职报告的写作中,绝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要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如果说有些文章(如领导讲话)允许他人代笔的话,那么述职报告则绝对不可以由他人代笔。在写述职报告时,要写自己的工作实绩,紧紧围绕自己的工作做文章。我国的领导体制是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每个述职者,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撰写述职报告时,既不能把实绩和问题都归为集体作用的结果,也不可把班子集体的政绩和下属的工作成绩当作自己的工作实绩来写。在行文中,要具体分析个人履行职务的职责与班子整体配合发挥职能的情况,应该突出在集体或下属取得的成绩中自己出了哪些主意,做了哪些组织和协调工作,进行了哪些宏观和微观的指导,帮助制订了哪些规章制度,并进行了哪些有效的监督等。只有这样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写,才能既突出述职者在工作中的德、能、勤、绩,又能充分展示领导者的领导才华和风貌。
   2.要报喜也要报忧
   写述职报告,充分展示工作成绩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成绩是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集中体现,述职当然要充分肯定成绩。然而,做工作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问题。写述职报告应坚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成绩要讲,缺点也要讲,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有的人写述职报告,只报喜不报忧,或多报喜少报忧。有的大谈特谈成绩,一味地为自己唱赞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视而不见,甚至是有意地加以掩饰。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有的述职者骄傲自满,讲起“过五关”,眉飞色舞,一说“走麦城”,就吞吞吐吐,对自己的工作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有的述职者怀有某种私心,从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出发,有意夸大成绩,掩饰缺点,惟恐缺点说多了会否定自己的成绩。其实,只有既肯定成绩,又不回避问题,报喜也报忧,才能给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与群众留下诚信的印象,产生良好的述职效果。
   3.要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撰写述职报告有两个常犯的错误:一是过于求全,生怕遗漏了自己的工作成绩,于是就来了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看上去似乎面面俱到,成绩不小,可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把所有的工作都“平分秋色”,毫无主次之分。二是过于突出个别政绩,全面工作情况得不到有效反映。事实上,述职报告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评功摆好,而是为了说明是否称职。因此,写述职报告必须全面而又有重点的把履行职责的实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表现出来。所谓“全面”,就是把全部工作分成几大类,概述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也客观如实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所谓“重点”,就是紧紧围绕“职责”二字,详细叙述几项有代表性的工作业绩。要以“面”反映工作的量和质,以“点”来展示工作的手段、方法和能力。这样,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写出来的述职报告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要以叙述为主,兼用议论
    述职报告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即述说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述说自己在职权范围内,做了哪些开拓性的工作。在叙述和说明的同时,也兼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即对自己的任职情况有一定的分析和评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当然,这种议论和政论文中的议论不同,它不是架空的,也不能是长篇大论的,而只能是从工作实际出发,画龙点睛的、恰如其分的议论,做到“辞达而已矣”。如果只有叙述没有议论,就会变成罗列现象,堆砌事实;如果议论过多不重叙述,给人的感觉就会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所以,写述职报告一定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虚实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